外援政策终于改变,只不过过于保守
近日,CBA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0-21赛季外援政策的更改方案。根据新的外援政策方案,从2020-21赛季开始外援注册人数增加为4名外援,可以上2个外援,但登场时间减少为4节4人次,并且取消亚洲外援。
排名后五名的球队可使用4节5人次,最后一节只能使用单外援。
而本赛季的外援政策为,每支球队可以注册2名非亚洲外援,赛季期间可以有6人次更换外援的机会,常规赛4人次,季后赛2人次,每场比赛外援登场时间为4节6人次,季后赛每支球队只能使用2名外援(含亚外)。
从新的外援政策可以看出,虽然外援人数增加为4名,但每场比赛只能上2名,而且登场时间减少为4节4人次,外援政策明显保守了些。
外援政策调整,对于CBA联赛有何影响
在世界杯之后,不管是球迷还是媒体,都认为中国球员的问题就是对抗不够,基本功太差,在CBA打球多年的斯科拉更是给出建议,放开外援人数,增加国内球员打球的危机感。
但为何没有听取斯科拉的意见,反而采取了更保守的外援政策,这对于CBA联赛有何影响?
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外援政策的一个倒退,如果一个俱乐部引进了4名外援,那就说明每个外援平均上场时间只有一节比赛,这样的外援引进还有什么意义?俱乐部还会再引进4名外援吗?我看绝大多数俱乐部还是只引进2名外援。
外援政策的调整肯定会对CBA产生影响,原因如下。
首先,将会影响联赛市场。由于外援人数的减少,联赛对抗必然降低,国内球员的菜鸡互啄的场面又多了一段时间。说实话,CBA的比赛只有到了总决赛看上去才很精彩,常规赛简直就是NBA的慢动作,联赛的乏味必然会对市场产生冲击。
对于CBA倒是有个好消息,由于肖华到现在也不道歉,央视很有可能不会转播NBA,这很可能会让很多球迷重新观看CBA。
这对于CBA是机遇也是个挑战!
其次,国内球员必然会得到更多机会。外援出场次数减少,国内球员出场次数必然增加,这或许也是姚明改革的初衷。国内球员出场次数多,必然会得到更多锻炼,年轻球员也会有更多的出场机会。
想法确实很美好,不过我觉得,以目前这些国内球员的水平是否会浪费了姚明的好意呢?
由于外援出场次数减少,国内球员的压力会更少,对于对自己要求不高的球员来说,更没有刻苦训练的动力,尤其是那些已经能够打上主力的球员更是感觉不到任何压力。
最后,对于俱乐部是个考验。现在的CBA的成绩确实很依赖外援,实行外援新政策后,俱乐部要想取得好成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力度培养国内球员和新人。
比如丁彦雨航能够打出来就是因为小外援受伤,山东队不得不把出手权给了丁彦雨航,而丁彦雨航也是比较争气,不仅把数据打了出来,还把自己的持球能力锻炼了出来。
姚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还是受到了质疑
姚明推出的这个外援新政策,我猜也不完全是他的主意,尤其是对于后五名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外援使用次数多一次,我觉得是这些俱乐部老板和其他俱乐部老板谈判的结果。
不过,我觉得这个外援政策还是偏于保守!
虽然说姚明的出发点是好的,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成绩确实不佳,被称为下届男篮接班人的周琦和郭艾伦表现让人失望。
因此,如何提高国内球员的水平就成为姚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减少外援使用次数,放球权给国内球员,或许就是最快的提高国内球员水平的办法。
因为外援实力一般比较强,教练一般就会把球权给外援,那国内球员锻炼机会就少,尤其是新人,基本上没有出场时间,即使出场,也多数是担任蓝领,以防守为主,这对于国家队建设没有任何好处。
但姚明的这个外援政策也遭到不少质疑,因为外援出场次数多的时候,国内球员都不怎么努力,一旦外援使用次数降低,我们能指望国内球员突然有了进取心?
对于CBA的外援新政策,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