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万匹马“钱”途何在?内蒙古马产业的几大困局

2019-10-16   新世纪体育报

中国马品种众多,蒙古马一度威震欧亚。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马业大区,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养马历史悠久,在军事、生产、生活、习俗和文艺等诸多领域,马得以广泛使用,马文化得以深厚沉淀,相比内地,其养马、懂马、爱马的群众氛围、历史底蕴更为浓郁。

一提起内蒙古,许多国人就会想到广袤的草原、奔腾的骏马。确实,内蒙古是公认的世界现代马品种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7月20日,牧人在乌珠穆沁草原上牧马。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内蒙古大片区域水草丰美,大自然的馈赠,为马匹品种的多样化,为马匹的繁育和驯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在内蒙古,以莱德马业、蒙骏国际、奥威集团为龙头的马业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全区拥有赛马场地36个以上,企业及俱乐部自有场地、场馆23个以上。其中,内蒙古赛马场、呼和浩特呼和塔拉赛马场、锡林郭勒赛马场、科右中旗赛马场等7大赛马场具备承接、举办国内外大型马术竞赛的能力。

8月25日,呼和浩特,“蒙古马”国际驯马大赛。

鄂温克瑟宾节、额济纳赛马赛驼大会、8·18 哲里木赛马节等传统活动得以传承,内蒙古马赛、马术耐力赛、马术锦标赛、中华民族大赛马等一批新型赛事在此崛起,各盟市活动亦异彩纷呈,为马匹的使用和增值提供了广阔舞台。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马存栏量达84.85万匹,占国内马匹存栏总量的24.47%。内蒙古的马匹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通辽市、呼伦贝尔、赤峰市和兴安盟,其中,万头以上存栏的旗、县、区达31个,存栏量占全部存栏量的85%。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三河马。

近年来,内蒙古马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长足进步,但远远不够,概而言之,马基因库建设、马业人才培养、马繁育体系、马产业标准体系等支撑滞后,马产业链条并不完善,基建、动能不够充分,牧民群众和马业企业的受益面,相对于内蒙古马产业的发展潜力,仍然有一定差距。

相比中国其他地方,内蒙古马匹种类最多,鄂伦春马、三河马、巴尔虎马、乌珠穆沁马、科尔沁马等马的品种名字信手拈来。但在中国马业协会会长贾幼陵先生看来,经过几十年变化,一些培育马品种已经不适合市场的需要,已经验收通过的品种早已面目全非,失去了该品种的价值。

内蒙古马文化得到很好地传承。

由于赛事引领能力较弱,内蒙古的马匹虽然众多,但缺乏技术、人才和市场;马业消费市场大的地区,缺乏优质马资源,缺乏专门的高质量运动用马品种,相比纯血马、温血马等外来品种,内蒙古本土马则在竞技领域相形见绌,优势不彰,而农牧民主动适应市场,对马匹进行配种杂交,致使在一些盟市,纯种的蒙古马已几乎找不到了。

再以人才培育为例,内蒙古大学、内蒙古马术学校、锡林郭勒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已经着手培养马业人才,但也才开设了动物医学、畜牧兽医、运动训练、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等寥寥几个专业,专兼职教师才约百人,累计培养马业相关专业学生在1000人上下。

内蒙古马产业人才短缺。

就是这么小的圈子,各个院校间还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专业设置重复。目前,马产业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人才流失、青少年教培体系滞后等问题,高质量的教练、稳定的马工、专业的马房管理人员、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等人才紧缺,亟待破局。

在马产业基础研究上,尚待不断深化。近年来,科技厅累计安排马产业相关基础研究7项,支持在马品种保护和改良繁育等方面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而官方数据显示,其中投入的经费仅仅为80万元。

5月1日,呼和浩特,《千古马颂》表演。

目前,马业与文化、旅游、影视、医疗等领域尚未深度融合,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千古马颂》、《蒙古马》、《一代天骄》、《马可波罗传奇》、《永远的成吉思汗》、《苏和的白马》等一批优秀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尚需走进内蒙古内外更广阔的市场。

马产业开发方面,仅停留在马文化展示、马奶、马血清等领域,规模效益和经济收益弱,对行业的拉动作用不大,而广大的俱乐部的收入主要依赖于马匹销售、马术教学、马匹寄养、场地出租、举办赛事等,赛事缺乏整合,活动鲜为人知,缺乏品牌效应,经济效益不显,不利于马产业的实体复兴。

内蒙古具有民族特色的马术表演。

值得肯定的是,内蒙古在马科学、马产业、马文化等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组建了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立了马奶利用研究产业化基地,成立了内蒙古马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团队。

马奶利用,大有作为。

此外,内蒙古正着力打造内蒙古马赛这一赛事品牌,已经出台或正在论证相关马业发展规划,运动马驯养技术、良种马育种技术、轻型马饲养技术、马疾病临床诊疗等技术日渐成熟。

内蒙古马产业要实现腾飞,需要进一步完善马产业链条,加强赛事的引领作用,培育人才队伍。目前,坚实基础已夯实,只待顶层设计和政策破局。

期待!

马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条路径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