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加绒棉袄大小正好,开春还能穿。太感谢了!”1月6日上午,在清江浦区清江街道北门社区,领到好几件冬衣的王大爷(化名)高兴地合不拢嘴,立刻穿上身试了试。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北门社区“爱心屋”为王大爷等三个残疾和重病家庭送去了棉被、棉袄和棉鞋等御寒物品,希望他们能过个温暖的冬天。
早在十多年前,北门社区就腾出了一间空房子,设立“爱心屋”,储存爱心人士和辖区居民捐赠的衣物。“你家有没有不穿的衣服呀?可以捐给社区哦!”这是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经常会问起的一句话。
为什么要设立“爱心屋”?北门社区党委书记董华玲介绍,常年在一线,他们发现,不少残疾和重病家庭生活负担较重,“我们辖区的刘大姐,家里有个精神残疾的孩子,二十多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在社区“爱心屋”,刘大姐一年四季都能领到几件合适的衣服。这一次,给“爱心屋”捐赠的好心人又给刘大姐的儿子准备了两件新棉袄和一双运动鞋。新衣拿回家,刘大姐赶忙给儿子穿上,开心地拍了一张照片传到了董华玲的手机里,表示感谢。
多年来,“爱心屋”里的捐赠物资不断,从帽子、围巾到棉衣、棉被,不少爱心人士慷慨捐物,一股股暖流从“爱心屋”流出,温暖着困境家庭。收到爱心物资的家庭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文明创建,为志愿服务贡献一己之力。社区上下暖意浓浓。(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