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荐”无色聚酰亚胺薄膜的规模化制造工艺研究

成果名称:无色聚酰亚胺薄膜的规模化制造工艺研究

交易信息:合作开发、许可转让、完全转让

成果信息:

1. 应用领域:新材料

2. 技术领域:新材料及其应用

3. 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

成果简介

聚酰亚胺是一类重要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应用面广,最突出的性能包括耐高温/低温性能、机械性能、绝缘性、耐辐照等。聚酰亚胺可以加工成多种形态,如功能薄膜、涂料、纤维、复合材料、发泡材料等。其主要用途包括电子工业、特种分离膜、航空、航天、激光等领域。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的透明度高,可实现原彩色发送,用于底发射型和顶发射型器件可以提高器件的对比度和亮度,是聚合物基板研究的重中之重。

由于国外将柔性类轻质聚酰亚胺材料列为战略材料,对中国实行禁售禁运,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加速透明聚酰亚胺的研发及生产。

我国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制定的《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积极部署柔性显示领域、重点发展柔性基板等“关键战略材料”,科技部将柔性显示相关材料的研究列入863计划,都清楚地说明了发展柔性显示和关键战略材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973计划也将聚酰亚胺薄膜的低热膨胀化、无色透明化和高耐热化作为研究重点,以期为柔性显示和柔性太阳能电池基板、航天航空轻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多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线膨胀系数较高(一般在60-80 ppm/K),耐热性较差(Tg < 300 ℃),在新兴的柔性显示中较难应用

其中降低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线膨胀系数是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从材料的体系、分子结构、制备工艺几方面综合考虑,突破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的难点。

本项目重点解决的问题分别为:

(1)从分子角度设计分子结构,将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线膨胀系数从70 ppm/K降至25 ppm/K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至360 ℃。

(2)采用化学亚胺化方式,形成在较低温度(< 100℃)制备100 kg无色聚酰亚胺的合成技术。

(3)解决该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连续化生产成膜技术

(4)形成独有的完善工艺包

(5)采用催化燃烧技术高效处理制造过程中的有机废气,达到环保要求。

PS: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专利成果信息,可以在下方给小编留言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kF3LG4BMH2_cNUghi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