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热搜Top1,今年最大“黑马”就是它

2020-05-09   五杀电影

原标题:连续几天热搜Top1,今年最大“黑马”就是它

伍思薇。

一个被誉为堪比“李安”的华裔导演。

中间为导演伍思薇

2004年,她首次执导的长片处女作《面子》。

轻松拿下了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被媒体称为“女同版《喜宴》”。

沉寂了16年,她带着新作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无明星,无宣传。

仅靠口碑,这部影片连续几天豆瓣热搜Top1。

将近三万人打出了8.1的高分。

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今年最大黑马。

但就是这么一部值得自来水的爱情轻喜剧,却常常因为“译名”被错过。

《校园情圣》

2020-05-01(美国)

《校园情圣》。

真是一个糟糕的译名。

看影片之前,杀姐还以为这是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

看完电影,我觉得粤语版译名《真心半解》明明更合适。

故事开始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一段阐释:

古希腊人认为人曾有四只手,四条腿,一个头,两张脸。当时人很快乐,很圆满。以至于诸神,害怕人类过于圆满,不需再敬拜神,于是将人一分为二。让分裂的我们在世上痛苦的游荡,永生渴望,我们另一半的灵魂。

01

艾莉楚,一个害羞内向、成绩全A的美籍华裔高中生。

6岁的时候,便和爸爸搬来了这个有点偏僻的清教徒式的小镇。

她习惯独来独往,不太融入集体。

唯一和同学的交流是帮他们代写论文,来赚些外快补贴家用。

这天,一个善良但不善言辞的运动员男孩保罗找到她,请她代写一份情书。

保罗期待以这种浪漫的方式,获得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女神艾斯特的青睐。

第一封情书,保罗写了个草稿:

亲爱的艾斯特,我觉得你很美,就算很丑我也想认识你,因为你也很聪明善良。女生很少兼备这些特质,就算你只有两项,我也喜欢。但我要讲清楚,你三项都有……

艾莉楚满脸不可思议。

思虑万千,最终她选择在情书中加一句电影台词。

顺着女神的兴趣,果然得到了她的回应:

我也喜欢文温德斯,但我不会抄袭他。

于是,在这场“追逐”的爱情中,两人从书籍聊到了绘画,从生活聊到了态度。

渐渐的,彼此也从书信的来往换到了简讯的互发。

最终,换取了一个个保罗和艾斯特约会的机会。

在这场情书的“代写”中,艾莉楚也渐渐和保罗成了好友。

但剧情,也开始走向“狗血”—

在请艾莉楚追艾斯特的过程中,保罗发现自己爱上了艾莉楚。

但信奉上帝的他同时也发现,艾莉楚爱上了艾斯特。

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俗套的“三角恋+同性恋”的故事吗?

让我们回到电影开头引用的《柏拉图对话录》的那段话。

“诸神害怕人类过于圆满,不需再敬拜神,于是将人一分为二。让分裂的我们在世上痛苦的游荡,永生渴望,我们另一半的灵魂。”

而另一半的灵魂,不指异性伴侣,而是指另一半自己。

翻译成白话就是:知己,灵魂伴侣或者懂自己的人。

就像我们常说的“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原指超越肉体的精神式恋爱,相恋的过程中彼此追求的更多是灵交、神交,而非性交。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种超越肉体的柏拉图式爱情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但它存在吗?很少,但依旧有。

在艾莉楚帮保罗追求艾斯特的过程中,保罗不止一次的问艾莉楚: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约会?

艾楚莉微微一笑:已经在约会了。

保罗不解,他所理解的约会是:面对面坐在一起吃汉堡薯条喝饮料,或者在黑暗中牵着手看电影。

但艾楚莉却说,两个人已经在约会了。

但这两个人,指的是艾斯特和艾楚莉,而非保罗和艾斯特。

或许艾莉楚自己都没意识到,她在借保罗的名义,追求着艾斯特。

她们会彻夜长谈,谈书籍,谈诗歌,谈某个作者,谈对某件事的看法,谈要不要突破自己不再循规蹈矩…

她们会一起“游戏”,在墙上涂鸦,轮流画着最大胆的一笔…

而无论是态度还是兴趣,两个人都出奇的一致。

不太爱说话的艾莉楚甚至兴奋的对着老师大喊:

你知道终于找到了一个和你同龄而且懂你的人是什么感受吗。

02

“出格”的一笔。

好的画作跟一流的画作…两者的差别…通常在于五个笔触。

通常是画作里最大胆的五笔。

辛辛苦苦画完一幅画后,最不想要的就是,放胆画下一笔,可能因此…毁掉整副画作。

艾斯特说:所以我放弃画画,但我还是想知道,这就是我生活的方式。

艾莉楚回她:但如果你不画出那一笔,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画出一流的作品。

电影最后,艾斯特也终于画出了那“出格的一笔”,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追求热爱的艺术。

艾莉楚也从起初小心翼翼的偷望,到扔掉自行车奔过去吻别。

最终,她们都画出了这出格的一笔。

也就是那一刻,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

并不是我有多勇敢,画出这看似出格的一笔,而是因为这本就是我的一部分。

03

追火车。

比起《校园情圣》,我更喜欢《真心半解》这个名字。

爱情是什么?以及如何追寻它?

答案是:

用真心,换半解。

故事中有一段保罗和艾莉楚看爱情电影的场景。

当看到影片中女主离开,男主在后面追火车时,艾莉楚大失所望:

哦,太俗套了,不知道电影为什么安排这种情节,简直像个傻子,火车怎么可能追的上…

保罗:可是那个女孩依旧很难过啊。

艾莉楚不以为意:那她也是个傻子。

然而,艾莉楚没想到:在她自己的故事中,结局是如此相似。

故事最后,当艾楚莉坐上火车暂时离开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小镇时。

已经深深爱上了艾莉楚的保罗,在火车后面拼命的奔跑着…

那一刻,她也哭了。

她很难过。

曾经,在艾莉楚眼里,保罗就像个爱情白痴。

但就是这么一个“爱情白痴”,常常让她惊讶。

他说,爱不就是这样吗,为了爱人而努力。

他说,爱会让人意乱情迷。

或许此时此刻那个追火车的男生保罗:也意乱情迷了吧。

他甚至都忘了,无论跑的再快也还是追不上火车的,他依旧会和她分开。

他只记得,想努力再多看她一眼。

这是保罗的爱情,真诚努力而又沉迷。

但在艾斯特和艾莉楚面前,爱情似乎又是另一种样子。

杀姐最喜欢的是艾莉楚和艾斯特一起泡温泉的一个场景。

当她们仰面望着天空时,水下映出了她们各自的倒影。

那一幕,仿佛是在回应电影开头的那一段话:

她们渴望的“自己”,找到了。

找到了那个“一知半解”的自己,每个人才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爱情于她们,是追寻。

追寻那个在世界中也在寻找着自己的“自己”。

似乎,在保罗和艾斯特的故事中,爱情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究竟是什么?

或许影片中的这段台词是对“爱情”最好的注解: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赐和谦卑

爱是......

混乱又复杂

可怕又自私

还要足够大胆

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爱是…

不断尝试…

并且…

勇于靠近…

然后失败

爱是…

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

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爱是找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