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古镇坐落在重庆北碚区金刀峡下峡口黑水河畔,因横街处有一高30米的悬崖向西北方向倾斜,人们将此称为偏岩。
曾经,这里是重庆通往华蓥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来来往往的车马、商船,都从此经过。经过数百年的时代变迁,古街、古建筑都保留着昔日古朴、风雅的面貌,堪比古树成林的日本田园风光。
古镇依山傍水,甘冽的黑水滩河穿过整个小镇。河水浅而清,夏天到来之际,可在水中划皮筏、打水仗,也可在水中泡茶打麻将。
小镇上种满了有百年历史的黄葛树,树叶铺天盖地,笼罩着整个古镇。这里的房子,就像长在树根上一般,美丽至极。
禹王庙至今香火依然旺盛。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从此入川,为了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而设立了禹王庙。
古镇内的戏楼,是由唐氏家族搭建起来的,当初建此戏楼是为了招徕生意而起。由于这个原因,陈氏的顾客渐渐流向了唐氏。为了将顾客拉回来,陈氏也欲再建一个戏台。而此时,有位刘姓族长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便请全镇人看了一出“将相和”。刘姓族长是想告诉大家,和气才能生财,恶性竞争会导致两败俱伤。
看了这出戏后,陈氏家族决定不再另建戏台。而唐氏家族则将戏台让了出来,每家人都可无偿使用,这次商战就在刘姓族长的调和下平息下来。
为了纪念这位贤德兼备的族长,镇里人做了一张太师椅,给族长“断案”时专用。
走在大街小巷上,可以尝尝偏岩古镇的小吃,水磨豆花、一水排骨、腌菜,都很有特色。
偏岩的米糕不仅好吃,还有故事。白嫩嫩的米糕上都会盖上一个八角井的章,这是为了纪念冯时行而制成的糕点,因此米糕又称时行糕。
冯时行是宋朝宣和年间的状元,因为力挺岳飞而遭到陷害,被罢官返乡。回到家乡后,他就为家乡建设而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开办义学。义学的开办主要是为了让穷人家的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他开办义学后,门庭若市,导致连学生洗毛笔的水都没有了。
乡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就主动组织起来,挖了一口大井,专供大家洗毛笔。这口井叫八角井,亦称洗墨池。后人为了纪念冯时行,则将米糕盖上八角井的印章。
这里最著名的要数长街宴。在长街宴举行时,德高望重的族长会带领大家,先祭拜有贤德的先祖牌位,再就坐入席。寓意“以礼相交、传承良好风尚”。
顾名思义,长街宴则是在街道上摆的宴席。这天,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在宴桌上饱餐一顿,非常热闹。
走在偏岩古镇上,看着阳光从黄葛树荫的罅隙中倾泻而下,洒落在古巷中,心会莫名安静下来。摸着那一扇扇雕花门,朱漆有些许掉落,却掩饰不住它的美。若你心中落满了尘埃,不妨到偏岩古镇走一遭,这里的山水,将把你的心灵涤荡。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