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梅州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2019-09-21     德州冷墨欣语

人生自古谁无死,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已经死了。

今天传来消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博士在梅州逝世 享年85岁。金利来集团创办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博士,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0日16点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他累计捐资超12亿港元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与社会公益事业。2018年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很多网友对这位爱国港商的死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有网友说:我们客家梅州人的骄傲,我也是从小在曾宪梓大楼里读书出来的梅州人,非常感谢曾宪梓的大爱、大善,心系祖国、心系家乡人民!

也有网友说:终生回报祖国,到死方休。 曾老先生一路走好!

还有的网友这样评价:您一路走好!感谢您为国家发展教育,医疗等等作出的贡献,不管多少年后,相信依然会有很多人记得您!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曾宪梓,一个令梅州骄傲的男人,一个令中国骄傲的男人。

1978年,暌违家乡15年的曾宪梓站在了他魂牵梦萦的母校——梅州东山中学的校园里。校舍多年未变,亲切却有些破败。在香港创业初成的曾宪梓当即捐出30万港币新建一座教学楼。

对当时的曾宪梓来说,30万港元也是一笔巨款。此前,他在香港的创业极为艰难。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道明天有没有饭吃”。1968年他从泰国到香港,带着妻子、老母做领带,全部资金6000港元,租60平方米房子,一半工坊,一半家居。

70年代,他的“金利来领带”在香港叫响,事业逐渐发达。但他自己始终克勤克俭,他给自己规定的每天生活费是10港元(后来随物价上涨到30港元、50港元),常常是一个盒饭打发一餐。

“我没有个人爱好,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报效国家!”对祖国的需要,他却慷慨解囊。从1978年第一笔捐款开始,他的捐款涌向家乡,汇入内地,投向教育、体育、航天、救灾。他常说:“只要生意不破产,只要曾宪梓还活着,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一天也不中断。”

好一个:终生回报祖国,到死方休!

曾先生一生捐献了无数大学的宪梓楼、宪梓堂,就连临终也是叶落归根、魂归故土,回到生养他的祖籍梅州市。在这个许多富豪发达了就想转移资产和移民、压根不想回报社会的年代,这份对故土和对家国的大爱情怀,是相当少见和难得的。

自幼酷爱读书的曾宪梓,曾因家贫无奈辍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家资助曾宪梓得以再次踏入校门。“祖国有恩于我,政府的关怀和学校的培养,教我如何做人,我必须回报祖国!”曾宪梓时刻铭记在心,不敢忘怀。

1968年,曾宪梓移居香港开启经商之路,创立了金利来领带品牌。凭着韧劲和坚守“勤俭诚信”,曾宪梓成为了享誉香港的“领带大王”。

从1968年白手起家创立金利来公司至今,曾宪梓向内地捐资超过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港币。1994年,为表彰其卓越贡献与奉献精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一直以来,曾宪梓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改革开放杰出人员,曾宪梓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在香港曾宪梓并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捐款最早、最踊跃的港人之一。按个人财富比例,也是捐款数目最大的港人之一。

曾宪梓于1991年补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增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99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1992年,曾宪梓捐赠1亿港币与教育部合作成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3年至1999年,基金会奖励全国各类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计7028人,奖金总额达4502万元人民币。

2000年起,为支持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曾宪梓基金会实施“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截至2016年,共奖励38所内地高校优秀贫困大学生28210人次,资助总额近1.08亿元。此外,还有滇西边境山区小学援建项目、以曾家人个人名义向各个大中学校的单独捐款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d_rT20BJleJMoPMsD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