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TL学姐:朝着纯粹的热爱出发,终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2021-01-26   天道留学

原标题:WUSTL学姐:朝着纯粹的热爱出发,终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本期主人公X同学

漫漫求学路,她独立又勇敢

坚定地朝着自己热爱的方向努力前行

你看到的是她拿下了梦校的offer,

却不知申请季过程中的跌宕起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她讲述的关于梦校申请的故事吧~

拖到最后一刻才敢查收的offer

通常,学校会在北京时间的早上五点到八点出offer,为了能第一时间知道结果,我早早地便定了个五点的闹铃。闹铃一响,便立刻清醒爬起来查邮箱,发现没有邮件后我就又睡下了。

直到六点钟听到了邮件叮叮的通知声,一看屏幕好像是结果出来了,关键时刻我又很怂地不敢去查看,就又定了一个八点的闹铃,暗暗对自己说八点整一定要起来查。

因为我是一个很能拖的人,所以真的熬到八点我才起来查邮件。

我记得那会儿我妈妈正在客厅放着音乐跳舞,我查完之后发现自己中了!先是跟老师发了一个消息告诉他们,然后就很激动地冲出去告诉了妈妈,并和她紧紧的相拥在一起,还小小地哭泣了一下。

直到现在,如果你问我被梦校录取是什么感受,我依旧很懵:可能比较意外吧。

确定申美国,我用了排除法

在做要去哪个国家读大学这个选择题的时候,我的选项大概有三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最终决定去哪儿,我用的是排除法。

因为原来在国内上的国际高中是对口加拿大的,又结合学长学姐的情况以及对加拿大学校的了解,我觉得在学术水平等等各方面上,英美或许更胜一筹。而且加拿大的冬天真的太冷了...所以,我首先排除了它!

而对于英国,我的感受是大学的学术性很强,大一入学就必须确认未来要钻研和探索的专业领域,这对我来说,会有些不知所措,我担心自己会反悔,因为我确实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深入地了解自己和未来想去探索的领域。所以我觉得英国也不太适合我。

最后来看美国,因为美国学校很多,选择也会更多,大学选课也相对比较灵活,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美国的每一所大学都好像一个有趣的个体,有自己独有的风格,我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最后选择了美国。

标化没想象中难,但却未按计划完成

我是在申请美高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了托福,申请的分数要求大概在80-90分的样子,那时就感觉托福是一个很难的英语语言考试。

但在美高学习生活的几年,让我的英语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加上每年回国也会参加一些关于托福的培训,所以当我在11年级末再去考托福的时候,也就感觉没有那么难了,当然纯英语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对我的英语能力水平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综合来看,还是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因为难度还是有的

由于疫情,今年会比较特殊,太多的计划都被打乱,尤其是标化考试,托福因为后面可以在家考就还好,但sat考试就没这么顺利了。

原本我报了12月份的香港sat考试,其实很久之前老师就跟我说,要做好交不了sat成绩去提交申请的准备,当时我还不太相信,总感觉时间充足,到时候疫情肯定会好转,考试也应该没有问题,but......最后积极准备的sat还是被取消了。

虽然没能提交sat成绩,但是自己的心态仿佛也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逐渐被放平了,不交就不交吧。

敲重点:提早规划,只选适合自己的

因为美国高中有四年,我个人觉得9年级大家都是在玩,学校课程也没有那么累,算是比较放松的一年。

一旦进入10年级,最好就要开始考虑留学规划了,我自己就是在10年级的时候找到了天道,然后让老师们介入到规划中来的,为后续的留学申请做了详细的安排。

个人建议,大家!最晚最晚,在11年级开始之前,一定要开始做规划了,因为需要考虑到标化考试的准备周期,活动安排等等,总之,有很多事情要提前做准备。因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后疫情时代。

关于择校的话,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把排名作为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考虑进去,但我认为大家一定要去好好的了解你所想进入的学校,判断你自己和这个学校到底适不适合,也不要一味盲目的追求排名,就觉得这个学校排名高,然后一定要去申请它,合适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最终的目的还是快乐学习和学有所成。

然后,关于专业方向的选择,其实天道的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关于大学所要学习的专业,起初,我还是比较迷茫的。

记得在我第一次来天道的时候,顾问老师就根据我的个人情况,给我规划了几个未来可以申请的专业方向,传媒就是其中一个。

虽然我的高中选课中也选了很多理科、数学等比较难的课,但是后来慢慢发现自己是真的不想学、也不太感兴趣。在后续的规划安排中,通过和申请老师们进行不断地磨合和碰撞,逐渐发现传媒专业是真的比较适合我,才最终确认和敲定了要申请的专业方向。

而且,我在美高学习期间的各种经历和活动都多少和传媒相关联,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暗示和命中注定的吧?

从课外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热爱

我的社团活动比较多,可以简单分为几类:一类是电影和校刊,一类是音乐,还有一类是体育

我的大多数活动其实跟我想申请的专业都是相关的,参加校刊的编辑和写作是有点偏传媒方向的,参加音乐剧和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也是不同形式的一种传媒的表现方式,这些经历让我慢慢对传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天道的老师还给我推荐了暑期学习项目,像今年暑假我就参加了一个传媒相关的课题,美国流行文化和传播理论。学习之后,我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终也确定了以传媒这个专业为申请方向。

在这里,也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建议:因为学校并不会给你提供太多机会,在学校的课程和活动之外,自己还是可以找一些比赛的机会,积极地联系身边的同学一起去打比赛,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公益活动方面,我们学校也有个志愿者活动,主要为了纪念曾在我们学校遇难的护士一家,他们当时遭遇了入室抢劫,护士以及她的两个女儿都去世了。

这个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算是我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下来的活动。

志愿者活动

去年七月份,我还去到了贵州做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这对我来说也是很特殊的一段经历,我也把这段经历作为我得主文书素材写了进去。

简化文书,留下最核心的东西

其实,我的文书写得特别困难。

我的主文书写的是贵州支教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一开始我写的文书里面有很多关于我妈妈的内容,一直在写我妈妈怎么伟大,很像在写她的人物传记。

我记得当时文书老师看完后调侃道:你妈妈可以被录取了!

不太扣题这一点,让我十分沮丧。

文书是一个需要有故事性的写作,一般要有好人和坏人,但其实我很抗拒这种结构,适应的过程让我稍显痛苦。期间,我和文书老师聊了很多次,有一次和老师坐着聊了一个下午,也没有十分大的进展,当时真的有点点沮丧。

最初,我认为在写文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点就是一定要把它写的比较大、要升华它,但是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是不太切实际和不太可能的,毕竟是高中生,把申请中的挫折、痛苦都写进去,在人家看来可能都是无病呻吟。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把文书逐渐简化,留下最核心的东西,经过一点点的修改、一点点的推敲和打磨,最后,完整版的文书终于写出来了!(长舒一口气)

克服焦虑,是申请季的最大难题

回顾我的申请季,因为父母对我的申请情况其实不太了解,跟他们说现在是一个什么阶段,要做什么事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也就不和他们讲了

和身边的同龄人聊天,你会不自觉地去比较,心里有时候也很不是滋味,到后面自己已经是一种比较放弃的状态了,因为着急也没有用,焦虑只会越来越多。

反倒是天道的老师和学校老师对我的帮助比较大,他们耐心疏导我的情绪,安慰我不要着急,真的很感谢他们。

慢慢调整好心态后,我就拒绝跟身边的人聊申请这件事,大家都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焦虑反而减轻了。也希望大家在申请季中能够放平心态,一鼓作气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天道教育公司老师点评:

第一次见X同学,她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当时就觉得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小孩,很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能一步到位,父母也很支持她,这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可能也是父母不太干涉的原因,她笑称自己是被迫长大的小孩。

另外就是,我们在第一次沟通的时候就已经聊到了未来的专业,后面又和规划老师一起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点,从而确定了专业方向,而后的实习和课题都是搭配着进行的,这对她的申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X同学参加的课题,我们有很多学生都做不下来,很多次作业都催到了我这里来,但她却坚持、用心地完成了。

这个小孩真的挺不错的,现在拿到offer了,也不用操心了,继续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