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30日,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黄骅、参谋处长卢成道等10人正在新海县大赵村学堂召开边区侦察通讯工作会议。突然,军区司令部手枪队队长冯冠魁带领数人闯进室内,开枪扫射,打死黄骅、卢成道等5人,打伤4人。此即黄骅被刺事件。由于这一事件受原冀鲁军区司令员邢仁甫所策划,事后,邢叛变投敌,故又称邢仁甫叛变事件。
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共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六个战略区之一。1938年8月,肖华率八路军第三四三旅机关部分人员和少量部队进入这一地区,与当地人民起义的抗日武装汇合,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辟建立了冀鲁边区。这一地区位于黄河以北、津浦路东侧,直接威胁日军重兵屯聚之天津、德州、沧州、济南等战略要地和津浦路,因此,长期处在日军的“扫荡”、“蚕食”之中,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各个战略区中,处境最为困难。肖华调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后,为了加强冀鲁边区的工作,罗荣桓从第一一五师抽调了几批干部到冀鲁边区去。1941年夏天,又派黄骅去冀鲁边区,任教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4月,山东分局与第一一五师决定把从冀鲁边区调出的邢仁甫调回去,任教六旅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司令员。
邢仁甫系旧军人出身,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冀鲁边区抗日武装起义,1940年调离边区,担任过第一一五师政治部的军区工作部长。因他在冀鲁边区有一定影响,他也积极要求返回边区,同时考虑到加强冀鲁边区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团结,发挥本地干部的作用等问题,遂将其重新派回边区。邢仁甫要求回冀鲁边区,是有野心的,是想做边区的土霸王。因此,他回边区后,便利用许多人是他的老部下的关系,拉拉扯扯,一些人受他的笼络,也跟着他跑。黄骅为此对邢仁甫进行过诚恳而尖锐的批评。黄骅,湖北阳新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有资历,品德好,作风正,在边区部队和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这样,黄骅便成为欲独霸边区的邢仁甫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1943年3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在实现军事领导一元化时,任命黄骅为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调邢仁甫到延安学习。邢仁甫认为这是上级对他不信任,是黄骅把他挤出边区,夺了他的权,于是,表现出很大不满,以待青纱帐起再动身为借口,放弃工作,带着电台、亲信和一支警卫部队离开机关,躲到新海县的一个海岛——望子岛上。他在岛上一边加紧同日军特务、国民党特务和地方上的土顽头子拉关系,一边进行阴谋活动,企图裹胁更多的部队跟随他投敌。6月,上级又来电催促他动身去延安。就在这时,邢仁甫策划并指使土匪出身、当过伪军、投奔八路军后仍然匪气十足的军区司令部手枪队队长冯冠魁,刺杀了黄骅。事件发生后,他一面频频向山东分局、军区发报,表示自己对党组织的“忠诚”,根本不承认刺杀黄骅为他所指使,一方面制造谣言,蛊惑人心,挑拨拉拢一些人,要把部队拉出来“另开创一个局面”。
山东军区由于尚未掌握到邢仁甫指使人刺杀黄骅的确实罪证,所以继续对他进行争取工作。但是,邢仁甫已决定叛变投敌。9、10月间,他经天津辗转到洛阳,投靠了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被委为“挺进第一纵队司令”、“津浦北段策反专员”。
就在邢仁甫四处联系投敌时,冀鲁边区党委派人来到望子岛上,说服受裹胁留在岛上的100多名干部战士和电台工作人员回到了边区,岛上只剩下了邢的死党冯冠魁、杨铮侯(冀鲁边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陈二虎(军区海上特务团长)、潘特(军区后勤部部长)、邢朝兴(邢仁甫的秘书)、刘永生(邢仁甫的智囊人物)等几十人。眼见已近冬天,海岸就要封冻,而邢仁甫又无音讯,这帮人知道凶多吉少,便四散而逃。冯冠魁先是逃到盐山县赵毛陶据点,后又投靠盐山县伪军头目张海青。张海青与冯冠魁有前仇,就“赏”他一杯毒酒,冯便魂归西天了。陈二虎、杨铮侯、邢朝兴等逃到无棣县城去投靠顽军张子良。不料刚进城门,门后突然飞出无数子弹,这帮人当场被打死。这是因为陈二虎被我军收编前,曾把张子良派去游说的一个亲信杀了,张子良借机算了旧账。等邢仁甫拿着蒋鼎文给他的委任状,赶回望子岛时,岛上早已人烟皆无了,无奈,只好逃到天津。
黄骅被刺和邢仁甫的叛逃,进一步加剧了冀鲁边区的困难。边区党委、军区一面领导军民进行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一面处理邢仁甫事件,向全区抗日军民发出《为邢仁甫叛变告全区同胞书》,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布告,揭露邢仁甫的罪行,逐步稳定了边区形势。1944年1月,为了统一和加强冀鲁边和清河区的领导,改善这两个地区的工作,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清河区行政公署和冀鲁边区行政委员会合组为渤海区行政公署。两区合并后,形势逐步好转。同时,为纪念黄骅,决定将他被害的地方新海县改为黄骅县。
邢仁甫到天津后,开始了彻底反共反人民的活动。1943年末,他先后将冀鲁边区党政军力量等秘密,写成书面材料交给蒋鼎文,1944年初,又为日军手拟“剿共灭匪计划”,妄图借日寇力量破坏中共冀鲁边区党组织。这期间,他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统天津站津南流动小组组长,专门搜集津南、渤海一带中共组织和八路军活动情报,进行破坏。1945年11月,他又被任命为军统特务一级中校组长。1948年1月,他充任国民党河北省第三专署保安副司令、代理专员,并公开对中共根据地进行武装进犯,犯下了累累罪行。
为了除掉这一毒瘤,自1944年1月起,中共渤海区党委和渤海行署公安局即不断缉捕邢仁甫,并与冀中八分区取得联系,请求帮助缉捕。八分区公安局派人打入邢的内部,寻找抓获、除掉邢仁甫的机会,但一直没有成功。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邢仁甫出逃北平时,为地下工作人员侦知,于17日晨,在河北关上小学将其抓获。
邢仁甫落网后,先在天津市公安局关押了一年多,1950年4月转到渤海行署公安局,6月2日又转到山东省公安厅。9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判处邢仁甫死刑,命令德州专署宣判执行。9月17日,邢仁甫被押解到盐山县城东北角执行枪决。
邢仁甫归案前后,从望子岛逃跑的潘特和刘永生,也先后被抓获归案。潘特逃到北京,化装成小贩在前门卖烟,1950年的一天,恰巧被肖华认出,被逮捕枪决。刘永生隐姓埋名逃到广西,也被查获押回枪毙。至此,邢仁甫及其死党无一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