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剂能根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远超同期水稻产品

2019-06-27   爱华农业

——爱华植保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烂秧、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

1、烂秧

烂秧是水稻的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死亡的总称,包括烂种、烂芽和死苗。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是指纯属不良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病害,如低温、盐碱等;传染性烂秧则多指不良环境诱致弱寄生菌为害引起的病害。烂秧的发生非常普遍,严重时造成秧苗不足,打乱品种布局,延误农时,影响当季和下季产量。

药剂防治:绿亨一号用于秧田土壤消毒,可用于旱育秧、水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消毒的具体方法:首先将秧田按标准方法平整好,播种后,每平方米用绿亨一号1-1.5克加绿亨2号3-4克,与过筛的湿润细土10-20公斤充分掺匀,均匀撒于播种后的秧田或育秧盘上作盖土。出苗后可以用绿亨一号3000-5000倍液,或绿亨4号300-500倍液,或绿亨8号1000-1500倍液进行灌根或喷雾,也可使用绿亨7号(70%恶霉灵)3000倍液喷雾。

这些药剂能根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远超同期水稻产品

2、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适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谷粒瘟。苗瘟多发生在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穗茎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茎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谷粒瘟多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型斑,可使稻谷变黑。

药剂防治:用攻阻4000倍液、40%稻瘟灵乳油800-1000倍液,或用绿亨2号700-800倍液,或绿亨3号600-800倍液,或绿亨6号1000-1500倍液叶面喷施。

3、纹枯病

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生长旺盛、密度大的田块易染病。叶鞘染病是指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时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穗颈部受害时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

药剂防治:用攻阻4000倍液、多·井悬浮剂400-600倍液、86.2%氧化亚铜800-12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这些药剂能根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远超同期水稻产品

4、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常见分叶枯型、急性凋萎型、褐斑或褐变型3种类型。所造成的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渐青枯卷缩,最后全株枯死,剥开新青卷的心叶或折断的茎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黄白色的菌脓溢出。

药剂防治:用绿亨6号10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用绿亨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琥胶肥酸铜500-800倍液进行喷雾。

5、条纹叶枯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危害而造成的病毒传染性疾病。该病表现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将会造成绝收。发病初期表现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色条纹症状,逐步发生卷曲向下弯植株渐矮化、叶片失绿,呈黄白色,最后叶片褪淡而枯死。

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速渡+吡蚜呋虫胺+天宝叶面喷施,如发病较重可连续喷药,间隔7-15天。

这些药剂能根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远超同期水稻产品

6、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穗病,危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药剂防治:攻阻(苯甲嘧菌酯)、氧化亚铜、络氨铜、琥胶肥酸铜、80%的戊唑醇、氟环唑多菌灵等在破口期、齐穗期喷雾。

(手机下载“爱华植保”APP,获得一个免费的植保老师)。

需要了解更多产品,直接点击文章末尾蓝色小字“了解更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