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行漫记”-张掖的走马观花风情

2019-05-31     旅行日志本

D1 额济纳旗 - 张掖 玩: 张掖 七彩丹霞 宿: 张掖 市 交通:大巴 D2张掖 - 兰州 - 遵义

玩: 兰州 水车博览园、 中山 桥、 黄河 母亲雕像 交通:动车、城轨、11号车、灰机

从 额济纳旗 往 张掖 途中见到的绿色植物。从 酒泉 到 张掖 的动车上看到的绿皮火车。


白杨树的树叶。想起初中语文课本里茅盾写的《白杨礼赞》: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绿的呢…是麦田… 我木有看见麦田。看见一排排的挺拔的白杨树,脑海中泛起 西北 汉子的画面。



白杨树密密麻麻的就没有高大挺拔的感觉。


中午在 酒泉 小憩,顺便“唱唱歌,跳跳舞”,再补充点能量。


按常理,在车站吃的东西很多,但在 酒泉 车站找不到吃的,旁边的餐馆停业,走了几百米在一 重庆 人开的小餐馆里胡乱吃点充饥。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进门打卡,看 张掖 七彩丹霞注意,从哪个门进去游玩后就从哪个门出,游完坐景交车时别忘问师傅,上错了,不同的进口距离相差几十公里。




张掖 七彩丹霞中的睡美人景点,不要近距离盯着看,要远远的看哟,名不虚传的一个睡美人。


从一个没人头的角度看到的睡美人。















都想从这个景点去看日落,今天一直都雾蒙蒙的,日落没希望,但是人人都想登上制高点,感觉没白来,其实估计这样觉得不吃亏。


张掖 七彩丹霞的美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清楚的,只有慢慢欣赏图片。听说,冰沟丹霞也不错,不过时间不允许,留点遗憾,给下次重游找一个借口。










人虽多,但秩序井然。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这哪里是什么泥土彩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上帝在这里打翻了他的七彩调色板?hin喜欢这幅图,张掖 丹霞说是七彩,但主要颜色有三种:黄色、白色和红色。







上上下下的游客太多,但是景区的管理很到位,马上出动大批管理员参与其中,限制上去的游客人数,限时批量放行。


游玩七彩丹霞后到市区已经很晚了,周边没有任何吃的。这是 张掖 市新开张的酒店,房里装修味道都依然存在。一个人用较低的价格享受了舒适的标间。


五点过就起床往车站赶,准备下一站行程- 兰州 。这是忘记及时预订车票的惩罚。这次行程准备中最不可思议的疏忽。


张掖 车站上车时,天还没亮。这是刚刚天亮时车窗随拍。

水车博览园

从 兰州 站出来后,滴滴到达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 黄河 风情线的水车博览园。


一进门就看见水车博览园的标志,水池里的观赏鱼、阶梯式的流水平台和旁边的垂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坐在旁边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水车博览园

进来水车博览园后(忘了是哪个门),看到的音乐喷泉。

水车博览园

水磨的介绍。

水车博览园

这个是水磨,很省力。和儿时记忆里的需要人去使劲推的不一样。

水车博览园

几乎每个到这里的小孩都要去试试,放点玉米在磨子中间的小洞里,水磨下面的水的流动带动水磨转动,这样就把玉米磨碎了。

黄河风情线

来到 兰州 ,肯定要漫步 黄河 风情线。多地可以乘坐羊皮筏子。据说,吹牛(皮)一词就与羊皮筏子有关:很久以前,由于桥梁交通不发达, 黄河 两岸的人们渡河出行是个大难题,后来,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皮筏当船使用。人们把牛羊杀死后,剥其皮,然后把经过处理的皮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然后把这些皮袋子吹满气封紧小孔放在木排下,就制好了皮筏了。那个时代没有打气筒,人们是用嘴吹气,一个牛皮筏子是需要身强力壮、肺活量很大的多个人才能将其吹满气。

因此,在 黄河 上游一带,是没有人敢说他一个人能把牛皮筏子的袋子吹满气的。如果有人这么说了,人们不会相信的。后来,人们就对喜欢说大话乱夸口的人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 黄河 边去吹牛皮(筏子)吧!”从此,吹牛(皮)就成了说大话乱开口的代名词,并且渐渐流传开来。

水车博览园

很多地方都有水车,但从没见过水车博览园里那么多的水车。

水车博览园

水车博览园里到处是水车以及水车的介绍,这两个是比较大的水车,就在 黄河 边上。

水车博览园

简易水车,对我来说不陌生,小时候看过。不过我家乡的农村叫龙骨车,因为外形像条龙取其名。

水车博览园

兰州 水车之父-段续的雕像。段续: 兰州 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考中进士,先后在 云南 、湖广任职,在湖广任职期间,对当地筒车产生兴趣,晚年回到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几遭失败。

后来再返南方考察,结合 黄河 水流湍急的情况,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终获 成功 ,为 兰州 黄河两岸农民带来了福音。

黄河风情线

漫步 黄河 风情线,一路都是风景。路边树上叫不出名字的水果。

黄河风情线

黄河 风情线上的,对于体育活动,我是小白一枚,地掷球是什么全然不知。

黄河风情线

看到这里,想起一个段子:一个文疏才浅的俊生站在 黄河 边作诗抒发感情:啊! 黄河 ,你真黄。

中山桥

站在 黄河 水边看到的 中山 桥。

黄河 风情线上的很出名的 中山 桥。也叫 黄河 铁桥。位于白塔山下,是 兰州 历史最悠久的古桥。其前身是一座浮桥,于1907年 德国 人作技术指导, 甘肃 总督出资修建的铁桥,也是 黄河 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后来政,府又对铁桥加固让其更加耐用。

兰州吾穆勒牛肉面

兰州吾穆勒牛肉面

兰州 拉面很出名的有一家,叫马子禄牛肉面,但听说12点过就关门。蜂友说吾穆勒蓬灰牛肉面也不错,所以前往,意料之中的排队。走时打包两斤牛肉(80大洋一斤)。


从吾穆勒蓬灰出来后,公交到 黄河 母亲雕像处。

黄河母亲雕像

黄河 母亲雕像,计划中的 黄河 风情线的最后一站。此次国庆游走任务完成。 此次 兰州 停留时间有限,如果有下次,一定长足 甘肃 省博物馆,那里有关于 丝绸之路 的文化历史详情叙述。


看完 黄河 母亲雕像,时间还有点早,已经走累了,想早点到达机场休息,于是把车票改签,早早的就从 兰州 西到中川机场了。


一如既往的喜欢春航,尽管这次并木有享受到廉价航空的价格优惠。到达 遵义 有点晚了,好在之前把车停在机场熟人的酒店里的,取车回到温暖的家。

我的“西行漫记”-张掖的走马观花风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OCgA2wBmyVoG_1ZHc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