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早安收信人】原创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
有些人的婚姻观很有意思:虽然婚姻不幸福,但也比单身强。
看看身边,尤其是自己婚姻不幸福的人,反而更喜欢劝身边人早点结婚,而那些真正婚姻幸福的人,却很少逼婚。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词:鄙视链。
说的是某种自我感觉良好,但却瞧不起他人的现象。有些人明明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用一副我自认为比你高端的样子,仰望那些“比他优秀”的人。
一方面,是这种人是想通过某种偏激的方式,找自己的存在感,或者说他希望借此获得主流的认可吧;而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普遍对大龄剩女存在一些思想上的误解。
那么社会对大龄未婚,都有哪些误解呢?
误解一:女人过30不结婚,就是丢人
前两天有个新闻:
女子因为过了30还没有结婚,其父在单位和同事吵架,对方直接骂他女儿“你女儿30岁了,还不结婚,真丢人”,女子听说此事后,跑到父亲单位,和该男子对峙,最终却因为男子过激的言语,被气到住院。
尽管如此,警察也当面进行调节,劝男子道歉,他还是一副“我没有错,我为什么要认错”的态度,他说自己说的事事实,同事女儿30了还不嫁人就是丢人。
看看现实生活中,因为大龄未婚被父母嫌弃,被社会批判的事比比皆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就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必须要结婚,否则就是丢人。
说实话,大龄女性自己赚钱,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哪里丢人了?那些为了面子,为了年纪去曲意迎合的人,才是丢人。
误解二:女人过30不结婚,工作再好也没用
我有个同事,老家是某三线城市,毕业后去了上海,找了份月薪2万的工作,平时也就逢年过节才回家。
刚毕业那几年还好,每次回去,周围邻居也只是象征性问一句:“找对象了没”,见她摇头,顶多也就说一句“可以找了哦,年纪也不小了”。
可是过了几年后,当同事年纪突然到了30+,催婚就变成了施压,“年纪不小”变成了“要求别太高”,就连当初很多人夸赞的好工作,最后也变成了同事不婚的绊脚石。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工作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得结婚生子,只要能结婚生子,就算高中没毕业,也是人生赢家,可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只要没有结婚,就算自己赚钱买了房子车子,人生依旧会被评价为失败。
误解三:女人过了30以上,生育会困难
昨天看了一档相亲节目,有个42岁的女人来节目中相亲,在她没说出自己年龄时,现场的男生还有父母都觉得女生非常优秀,提问也都很积极。
然而知道女生真实年纪后,大家都沉默了。有男生说,他自己倒不介意女方年纪这么大,可是恋爱结婚需要考虑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生育。
一个女人到了42岁的年纪,本身生育已经很有风险,如果他足够爱这个女生,一定不舍得她冒这么大的危险去生产,可如果这样他就会觉得愧对父母,没有给家庭延续香火。
女性的一大优势,就是生育。过了35岁以上的女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已经逐步下降,自己也到了高龄产妇的年纪,相对来说生育会很困难,同时质量也不高,但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
看看娱乐圈,过了30以上结婚生子的女明星比比皆是,甚至于很多都近40了,但也没有因为高龄产子出现什么大问题。其实生育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无论你年纪大还是年纪小,但这个也只是个例,何况现在的科技发达,医疗技术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未来在这方面的预防只会越来越好。
误解四:学历越高,越难嫁
还记得某相亲角那个带着摄像头,拍下大叔大妈们对话的大龄女吗?
高学历、高收入,条件也很好,大妈们看到女生的资料都纷纷夸赞,可一听说她的实际年龄后,却表示条件再好也只是“郊区房”,而女生只要年纪轻,就是地段好。
这虽然是个隐喻,但也说明了年龄在人们心中的比重,以前很多父母会教育孩子,要努力读书,可现在很多人会说:就是因为读了太多书,所以才不好嫁。
认知多,主见强,能力足的姑娘,反而更不希望随便将就。
另外女性的择偶标准,一直是期望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男性则普遍希望找比自己差的女生。所以女生学历高,赚钱多,对于普通的男生来说其实是一种压力,在婚恋的市场上也就不那么受欢迎。
结婚是必选项吗?不是!
汪涵在某综艺里说过一句话:有些人需要婚姻,有些人不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婚姻,所以结婚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了。那些希望进入婚姻的,一定是因为她觉得婚姻能够带给她幸福。
那么如何促进婚姻的积极性,除了让婚姻的模式变得越来越巩固之外,也许对于当代人来说,对于婚姻的态度,婚姻的幸福度,都有待加强。
当离婚、出轨、婚内冷暴力这样的词汇慢慢被理解、关怀、陪伴替代,才会让越来越多人甘心跳入婚姻的“坟墓”。
人生本来就不容易,要是再因为嫁错人而毁了一生不是更苦?在任何时候,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取悦自己。
今日互动:你怎么看待30岁不结婚的女性?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