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同学
背景:国内985院校,金融学,辅修计算机
成绩:GPA 3.5+,GRE 325+,TOEFL 105+
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金融工程硕士
特点:综排第22名,专排TOP5
认识自我,寻找最合适的项目
UC Berkeley 的 Financial Engineering 是个春季项目,每年3月开学,全年都在接受申请,随时有可能会有面试。L同学在开始申请这个项目之前已经完成了其他学校秋季项目的申请,但结果不理想。
归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L同学的硬件背景看起来不错,但作为武汉大学金融背景的学生,他要同本校数理金融,金融工程以及数学专业的学生竞争,几乎没有优势。
第二,尽管有辅修计算机课程,但L同学大三才开始参加这些课程的学习,无法在申请中体现在这些课程上的表现。
L同学的特点是,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编程和数据分析是最大的优势,但是这些能力并没有在成绩单上有所体现。这使得他在申请哥大金工/金数、芝大金数等项目时,并不具备优势。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以及前期申请其他项目的经验,天道出国留学的老师们建议L同学申请 UC Berkeley MFE 的最后一轮。
如此,他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量化课程,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其次,错开应届生集中申请的轮次,L同学这样有实际能力但是硬件不是非常突出的申请人比较容易凸显出来。
录取一波三折
在后期分析L同学的录取过程,我最大的感受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同时要积极跟学校保持联系,尤其是在申请 UC Berkeley 的 MFE 这样的项目。
之前有讲到,L同学的特点是能力很强,但是并不能通过成绩单来体现。除了在校成绩之外,L同学有非常多的实验室项目研究,社会上的量化交易大赛,实习等经历。在算法交易方面,有很多自己的成果。
因此,道出国留学的老师在申请的时候除了必须的申请文书,还把算法、程序和模型结果总结在个人网页上并分享给 UC Berkeley MFE 的招生秘书和相关教授。
这个过程也为L同学争取到了第一次面试。
遗憾的是,在第一面试之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offer,而是收到了下一个季度的guarantee offer.
尽管,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稳妥的录取,但是也并没有停止鼓励L同学继续他手头的实验室项目和参与竞赛的量化模型的优化,并随时把进展跟 UC Berkeley 更新。
事实证明,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
跟项目方面持续的沟通和联系,在别的学生的 guarantee offer 变成正式 offer 的时候,为被放在 waiting list 的学生争取到了面试的机会,并顺利拿到了offer。
L同学的申请经历告诉我们,在申请美国研究生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项目,另一方面要持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
做好全方位打算,可以让美研申请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