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该清除,遂宁这个市场还存在违规宰杀活禽现象……

2020-10-21   遂宁新闻网

原标题:“漏网之鱼”该清除,遂宁这个市场还存在违规宰杀活禽现象……

宰杀活禽,不仅影响公共卫生环境,还是病菌传播的有利途径。2020年,我市将“农贸市场活禽宰杀管理不到位问题”纳入了整治 “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此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疫情防控工作为契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管理,并进一步加强了后期排查,巩固了整治成效。

我市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和违规宰杀问题

是否得到了有效管控?

近日,记者对市城区多个农贸市场

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总体情况较好

极个别商贩仍在“顶风作案”

10月20日上午,市城区川中大市场内已是人来人往,在肉类售卖区,一些摊位上已整齐地摆放着白条鸡、鸭、鹅等家禽肉类供市民选购。不远处,一面印有“禁止活禽交易宰杀”的标语格外醒目,上面还附有举报投诉电话。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售卖家禽白条的摊位周边都显得整洁有序,并未发现有商家存在宰杀活禽的现象。随后,记者来到了市城区南津桥农贸市场,此时鲜肉售卖区的各个摊位上挂上了不少家禽白条,期间几名市场管理人员不时在市场内来回巡查。

市城区支渠巷临时市场中,仍有个别商家在售卖活禽并提供宰杀服务

当日,记者还走访了市城区油房街农贸市场、藕园农贸市场等区域,发现总体情况较好,但记者来到市城区支渠巷临时市场时,却发现了“例外”。记者通过观察发现,该临时市场内的几家售卖家禽白条的门店前,虽然挂着“禁止活禽交易宰杀”的提示牌,但私下却售卖着活鸡活鸭,并且还提供宰杀服务。

声音:市场环境和卫生得以改善

杜绝活禽宰杀是阻止病菌的有效途径

“之前窗户都不敢开,一开窗不是噪声就是臭味, 我们举双手赞成这次活禽宰杀整治。”家住市城区 园农贸市场附近的居民王女士称,在活禽宰杀还未严管时,每天天还未亮,楼下市场的鸡、鸭便不断“叫唤”,随着一阵阵剁肉声此起彼伏,血腥味和家禽排泄物的臭味便扑鼻而来,这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自从部门对活禽宰杀现象开展整治后,附近的环境和卫生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窗户也打开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仁河农贸市场的家禽白条摊位

“以前走到市场的家禽售卖区就传来一股恶臭,地上全是家禽的排泄物、血和内脏,不堪入目。”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来油房街农贸市场买菜,每次经过家禽售卖区都忍不住发干呕。自从整治后,市场环境变好了,地上干净了,臭味没了,买菜也舒心了不少。

“活禽宰杀容易传播疾病,好在这一现象已及时得到管控。” 市民何女士称,在没有规范的防护措施下,私自宰杀活禽容易滋生病菌,如今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活禽宰杀行为更应杜绝。

部门: 对准问题点位立查立办

多措并举严查活禽交易和违规宰杀行为

“通过前期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难免有个别商家为了一己之利,还在偷偷交易或宰杀活禽,影响市场环境和秩序。近期,部门将再次展开大排查,将‘漏网之鱼’及时清除。”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此次记者暗访所发现问题的点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展开整治,同时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排查,确保活禽交易和违规宰杀现象得到全面管控。

南津桥农贸市场的家禽白条摊位

该负责人称,自我市将“农贸市场活禽宰杀管理不到位问题”纳入了整治 “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并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各辖区根据实际情况,以定时巡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重点清理了市城区未在定点宰杀场进行的活禽宰杀活动,严厉打击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家禽产品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定点宰杀、白条上市、冷链配送”的禽肉产品经营模式,提高了禽类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防止了禽类疫病在交易、宰杀加工环节传播。截至9月底,已排查农贸市场3800余个,关闭农贸市场内宰杀户292户,张贴警示标语500余份,发现及整改市场内及其他城市区域活禽交易及宰杀问题560余起,屠宰及检疫活禽420000余羽,无害化处理病死禽1000余公斤。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结合《遂宁市规范农贸市场活禽宰杀管理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对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和违规宰杀的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点位管理,加大宣传引导,严防活禽交易和违规宰杀现象“反弹”。

来源:全媒体记者 吕苗

编辑:张霁雯

责编:林 敏

审核:冉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