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位于成都的老巷子里的家,房子是80年代的,外观和内部都比较老旧。屋主找到设计师,希望为家里的老人打造一个晚年的安居所。
屋主的要求挺简单:老人居住舒适便利安全、色彩温暖大气、动线合理,另外可以满足儿女回家团聚和临时居住的要求。
地点:四川成都
使用面积:134㎡
费用:25万
原始结构图
存在问题:
1.入户拥挤,餐厅空间较小,采光较差,厨房和卫生间都比较局促。
2.房子位于一楼,客厅和餐厅采光通风不足。
3.对于老人居住的空间来说,动线太复杂,不够开阔。
平面布局图
改造提示:
拆掉入户的墙体形成独立的餐厅,靠近厨房方便老人用餐。
扩大了卫生间面积,增加了老人卫生间使用功能方便。
打通了客厅与原餐厅之间的墙体,保留了两侧的柱子,形成客厅和书房的开放形式,最大可能的保证了采光通风。
保留了三个卧室,方便周末节假日儿孙过来团聚。
由于老小区又是一楼,所以大多都是承重墙,原本想扩大通往客厅的门洞,不料中间有柱子,所以设计师利用线条和体块交织构成,形成了玄关的感觉。
入户做了350深的鞋柜,带换鞋凳的设计,方便老人进出坐着换鞋。打通了原本幽暗狭窄的餐厨空间,采光和通风都大大改善。
采用原木家具,灰色大理石纹地砖配色,营造温暖轻盈的空间。
餐厅采用圆桌,家人围坐一起更加温馨。
利用原阳台位置,把厨房向外扩到了一部分,顶面现场搭建了钢结构并用防水石膏本遮盖顶面位置。
从地面到橱柜,采用木色进行分割,与白墙灰色地砖搭配,温暖又有层次感。
客厅采用了无主灯设计,并利用辅光源营造适合老人的温和内敛的灯光氛围。
墙面则采用了简单的大白墙,简单又增加采光。
扩宽后的客厅,宽敞明亮,电视还没有来得及挂上墙,整面木饰面墙带着温润的气质,与柔润舒适的沙发和地毯,圆形的岩板茶几,典雅的蓝色窗帘共同构成有质感的空间。
书房做了整面的嵌入式书柜,黑色与木色搭配。藏满了老人的字画和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利用结构柱和承重墙的间隙,遵循对称法则的木格栅,木色的书桌端庄摆放,为空间制造秩序和平衡感。
书柜用开放式格子和柜体结合,打破了整面柜子的传统样式,美观又更加实用。
1.6米的书桌,书法绘画喝茶都十分方便。
主卧以温馨的奶咖色为主,搭配灰色床品和宁静的灰蓝色窗帘,温暖的无主灯+辅光源的设计,避免光线直射,让老人休息更加舒适。
原主卧有个镶嵌柜的位置,利用这个位置做了一整面的衣柜。
次卧延续客厅的空间色彩,低调柔和的配色,减少过多的室内包装设计,打造更加舒适简洁的卧室环境。
为了让老人上卫生间更方便,利用阳台隔出了一个卫生间,让老人晚上不用再走到次卫。
因为是一楼,所以改下水也比较方便,洗手和如厕功能都能满足。
次卫则面积更大,无门槛的设计让老人很方便使用,轮椅也能够方便进出,合理的干湿功能分区,以及淋浴区的扶手设计,避免老人滑倒。
扩大后的卫生间还下了洗衣机、拖布池等。
老房子的后面还要一小片小花园空间。种了郁郁葱葱的各种绿植,让人愉悦。
案例及图片来源:喜屋设计XIWO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