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金华武义 | 乌漱古村,层层叠叠依山人家静美

2020-02-15     古村记

浙江金华,武义,乌漱古村。

位于武义柳城畲族镇乌漱村,乌漱村地处黄历岱尖山脉东半山腰,很有韵味的古朴山居村落。

依山而建层的乌漱村落,整体呈褐色,巷道和民居的地基几乎全部用石块、卵石铺就,层层叠叠的建筑富有节奏感,褐色泥土建成的房屋沿着山坡成排成片,几块大岩石在最高的土胚房后边巍然而立,远远看去很是雄伟。

据《吴氏宗谱》记载,乌漱村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吴氏始祖吴寄生、吴寄白兄弟俩打猎至此,点燃篝火居然数月不断香火,他们就从丽水遂昌四都镇梧桐口举家迁居“香火堂”发祥繁衍,乌漱古村就以香火堂为核心沿上屋、下屋、后山坛、五房头、乌漱后、牛栏坛、乌漱岭脚连片发展。村落发祥发展已有近600年历史,村落清一色土坯房,四周古树众多,迷踪交错的巷道,错落有致的屋子别有一番韵味。

吴氏迁居初期村名命名“哨川”,民国初年改名“乌哨”,民国二十年(1931),时任明山乡乡长文生参政吴绍良见宣平县城隍庙有副对联叫“江水泱泱绿岩谭,青山巍巍乌漱岭”,就将“乌哨”改名“乌漱”延用至今。如今,村落吴姓人口占全村94%左右。

吴氏一族于清嘉庆庚辰年1820年修建吴氏宗祠作为敬祖祭祀之地。如今的吴氏宗祠,白色的墙与周围的清一色的黄形成鲜明对比,独具特色,宗祠边上有一口无井圈的井,内壁用石块砌成,水质清澈,冬暖夏凉,几百年来,它孜孜不倦的见证着人们兴衰起落。吴氏宗祠,坐南朝北系四合院式,由前厅、后厅、两侧厢房组成,进深22.8米,宽14米,总面积319.21平方米,泥砖古瓦,重歇山顶鱼翼起翘,封檐栋,浮雕梁,人物禽兽,装饰特别讲究,粗梁巨柱。

乌漱溪穿村而过,山山岭岭山环水绕,古村落坐落海拔922米黄历岱尖半山腰,门前山是仙霞山系海拔1039米的乌龙尖,往来宣平、松阳、遂昌等地古道交织其间。乌漱溪村前流过,与门前村口风景林组成“门外青山屋下溪”溪山幽景。


乌漱古村不仅环境优美,历史遗存也相当丰厚,至今村内保存着大量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众多,古驿道穿村而过,古井、古桥、古树、寺庙殿宇等历史环境要素散布古村各个角落,是明代古村落乌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见证。


村落中心香火堂是最早一栋历史建筑,有近600年历史。位于村西北部的生成桥,是清代建筑,为块石拱筑结构单孔桥,桥面用石块铺砌,架河流之上方便行人通行。另外,吴氏家族留下的大量清代或民国时期的旧宅等,都有一定历史建筑价值。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8h3S3AB3uTiws8KeE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