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那个深夜,和大冰、老潘,还有喜力,在拉萨之歌BAR坐着,大冰说关了一家书店,我还没有意识到,居然关闭的是天堂时光旅行书店八廓街店。
还记得一脸憨厚的老潘说,不会喝酒,拼命往威士忌里面加雪碧,他举起杯子对我摇了摇,说:这样好喝。
往后去西藏拉萨的朋友,去拉萨八廓街的时候,再也不能去“天堂时光”小坐片刻了,它已经不存在了。
就如我的阿兰若艺术生活,只是成为我的记忆,不存在了。那一家我曾苦心经营了三年的咖啡馆,如今已经变成了海底捞的所在地。
我能理解,只卖书和咖啡,真的很难维持日常开销,只是文艺青年的一种情怀。当时请了三个咖啡师,加上水电房租,每个月最少的固定支出都要二万以上。
不过生活总是在变,我们只能接受。天堂时光旅行书店的关闭,让我想起了广西桂林的那一家独立书店:刀锋书店。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这一首儿时的洗脑神曲,已经忘了是谁唱的了,但每次去桂林的时候总会想起。有钱有闲,这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但大多数人不能兼得。
桂林作为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惹多少人向往。著名的两江四湖、兴坪古镇、十里画廊、遇龙河、银子岩、龙脊梯田...确实风景如画。
只是旅行多了,不再喜欢去著名景点打卡,而是更喜欢去接近当地人的生活。逛逛当地的菜场、书店、博物馆,是我喜欢的方式。
那次桂林旅行,傍晚的时候去桂林市区的“东西巷”觅食,吃完晚饭在漓江边散步,专程去打卡了一家独立书店。
在书店极其稀少的桂林,刀锋书店的姿态,足够独立和锐利。
这是桂林最早的独立书店,堪称桂林独立书店鼻祖,还曾被独立书店漫游指南收录,
很多当地人都会到这里看书。
桂林滨江路18号的刀锋书店,位于幽静的滨江路边,漓水之旁,离正阳步行街也不远,地理位置极好。
傍晚的时候,店里暖白色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淡淡的透到黑黑的街道上,暖暖的全木质装修风格,一眼欢喜。
几个橱窗的展示,高低错落,色彩搭配,相当用心。
逛了一圈,发现这家书店就选书的质量而言是非常优秀的,在选碟方面都有很好的品味,不愧是桂林最早的独立书店。
销售榜和重点推荐的书籍都是我比较兴趣的,手作、记录、美食、城市...书目以人文社科为主,兼有文学艺术和生活,人文社科类的书相对比较多。
一眼便可以感觉到,书店老板是有情怀的,并不指望拿这个书店来牟利。书店并不大,但很有温度。
其实当初我开阿兰若艺术生活,也并非为了牟利,一来是一个女人多年的梦想,二来是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传递一些我喜欢的东西。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被书架上的明信片吸引了目光。
这里有国内民谣、摇滚CD售卖,沿街的落地玻璃窗旁边放了一排桌子,可以坐着看看书,还提供咖啡、茶水等服务。你可以点一杯茶或咖啡,看人来人往,感受这座城市的悠闲。
还售卖很多桂林当地风景的明信片,陶瓷杯之类的。与其说是一个书店,更像是一个杂货铺。
如果你到广西桂林来旅行,喜欢怀旧的人可以来这逛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旧CD可以淘,或者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盖刀锋书店的印章。
有专门的阅读区,还有木心的专栏,就这两点,就足以让我对它青睐了。
不过,这样的独立书店还能坚持多久呢?
就如我曾经和苏州独立书店“慢书房”的鹿茸哥聊天,他说每一年书店都是亏损的。
我不希望这样的独立书店,等我下一次去桂林的时候,就如拉萨的天堂时光八廓街店一样,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你会在旅行时打卡一家书店么?留言区来聊聊。
关于若有所思:江南小女子一枚/环球旅行家/到达南北极/旅游自媒体,关注我,陪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