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常生活连肉都舍不得吃,却花190两银子买鹿茸

2021-05-10     勇哥读史

原标题:曾国藩日常生活连肉都舍不得吃,却花190两银子买鹿茸

众所周知,道光皇帝以“抠门”闻名于世。其实,比起曾国藩来说,道光皇帝要算小巫见大巫了。

曾国藩衣服简单朴素,没有更多讲究。他30岁时,夫人给他做了一件马褂。他很喜欢。此后,这件马褂被他珍藏了30年,只有遇到逢年过节时,他才喜气洋洋地穿出来。洋枪队首领第一次见曾国藩,发现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这不就是一个乡下老大爷的形象?

曾国藩吃饭更是只求吃饱,不求美味。他贵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餐桌上只是一些粗茶淡饭,连肉食都很少见。赵烈文曾经见过曾国藩的菜单,“每餐二肴,一大碗一小碗,三簌,凡五品。”一顿饭有2个主菜,3个小菜,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称得上丰盛了。但在曾国藩这样级别的官员来说,简直可以用“寒碜”两个字形容。

曾国藩居住的地方堪称简陋。1863年,曾国藩住在安庆。当年5月9日,赵烈文去找曾国藩办事,直接进入卧室。赵烈文发现,堂堂两江总督的卧室里:“葛账低小,布夹被草蕈而已。旁有二小箱,几上陈设纸笔之外,无一件珍物。吁,可敬哉!”

不过,随着年龄增加,曾国藩曾经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养生,也像其他王公贵族那样服用人参、燕窝、鹿茸等贵重的补品。

为了炖制人参、燕窝、鹿茸等补品,曾国藩曾经花费了8两银子,请人打造了一个银壶。

有一年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这件事:“李翥汉言,照李希帅之样打银壸一把,为炖人参燕窝之用,费银八两有奇。深为愧悔。”李翥汉是曾国藩的一名随从人员。李希帅指的是湘军名将李续宜,李续宜号“希庵”,被尊称为“希帅”。

原来,李续宜有一个炖制补品的银壶。曾国藩见了后,吩咐李汉仿造了一个,花费了8两银子。对于每年养廉银有2万两银子的曾国藩来说,8两银子无异于九牛一毛,但曾国藩还是很心疼。

他感叹地说:“今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以后当于此等处痛下针砭。”这是说,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经济条件都不够好,我怎么能够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呢?以后要从这方面痛改前非。

在那一段时间里,曾国藩还是吃了不少补品。当时,许多王公大臣流行吃鹿茸,曾国藩也托人到处购买鹿茸。

1862年7月25日,曾国藩给曾国荃、曾国葆两个弟弟写信时说:“余去岁腊尾,买鹿茸一架,银百九十两,嫌其太贵。今年身体较好,未服补药,亦未吃丸药。兹将此茸送至金陵(南京),沅弟(曾国荃)配置后,与季弟(曾国葆)分食之。中秋凉后,或可渐服。但偶有伤风微恙,则不宜服。”

曾国藩在上一年(1861年)买了一架鹿茸,花了190两银子。190两银子相当于一品文官的年俸,曾国藩觉得太贵了。不过,曾国藩今年身体比较好,没有吃补药了,因此将这一架用190两银子买来的鹿茸送给正在南京打仗的曾国荃、曾国葆,由他们分着吃掉。曾国藩建议他们在中秋节过后,天气较为凉爽时吃。如果有伤风感冒,则不宜吃。

曾国藩和几位弟弟感情非常深厚,手里有什么好东西,一定会与他们分享,绝不肯“吃独食”。遗憾的是,就在曾国藩送给曾国荃、曾国葆鹿茸几个月后,曾国葆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

不知道曾国藩送去的鹿茸,曾国葆有没有吃到?

由于经常购买鹿茸,曾国藩还成为了一名烹制鹿茸的“专家”。他在日记里一本正经地记载了烹制鹿茸的办法:先用磁瓦片去毛,将鹿茸用黄酒泡湿。又用酒泡湿白布,包茸放入蒸笼内蒸发后切片,再加黄酒,再蒸后,用杵冲碎。高丽参切片子,用黄酒蒸发冲碎。每茸一两,配参二两。或用黄酒,或用蜜糖,共和做成丸。一法:鹿茸用刀去毛,酒浸,切片,炒干,研成末。高丽参切片,炒干,研末。二味和研,用黄酒洒丸。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带着全家人一起吃补品:“合家大小老幼,几于无人不药,无药不贵。”然而,这种乱吃补药的办法起到了副作用:“迨至补药吃出毛病,则又服凉药以攻伐之,阳药吃出毛病,则又服阴药以淸润之。展转差误,不至大病大弱不止。”曾国藩见此情况,要求家人不再吃补药,提出要多吃新鲜蔬菜、晚餐不吃肉类、保持清淡饮食的生活习惯等。

以现在的均衡营养观念来看,曾国藩这一番理念还是很超前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4X1VXkB9EJ7ZLmJGT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