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快乐!晋城市医院“十佳医师”评出来了

2019-08-19     魅力晋城

在我们的身边

总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

他们

或许默默无闻,或许平凡普通

但正是他们

用仁心仁术的付出

一次次重新点燃生命的火焰!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小编在此

祝全市所有医师们节日快乐

为庆祝第二届“中国医师节”

充分体现

“弘扬崇高精神

聚力健康中国”

的主题思想

切实践行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崇高精神

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根据国家卫健委

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医师节”

系列活动

的通知精神

晋城市人民医院

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评选活动

通过各个环节的评选

选出“十佳医师”名单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他们吧

1

我是金建云,是晋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的一名主治医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始终用满腔工作热情诠释着医者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医者的铮铮誓言。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牢记“尚德精业、崇实创新”的院训,秉承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坚守医者仁术的道德情操,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业务,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每当完成一例手术时,每当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后开心的笑容时,我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欣慰与自豪,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第二届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有幸荣获我院“十佳医师”的光荣称号,我感到非常的开心,这离不开医院及科室领导的培养,也离不开同事及家人的支持,这既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健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我叫王瑛,现为晋城市人民医院产科的一名主治医师,2004年从事妇产科工作至今,15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作为一名女医生,作为一名女妇产科医生,需要付出的也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哭过、累过、痛过...可每当在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中,我们就像战场上的战士,冲锋在一线战场,一场场的胜仗,让我们露出了疲惫的笑容;未曾计算过一年年经我们手出生的“小天使”有多少,看着他们平安的降临,我们从内心里透出欣慰和喜悦;还有许许多多被我们救治的患者转危为安后,送给我们的鲜花,为我们写的感谢信,奉上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和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谢谢”,想到这些,所有的累与痛就化为乌有!

未来的路很长,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将继续秉承“用爱心传递生命,以奉献守护平安”的座右铭,无怨无悔的走在这条路上。

3

张芸华,普外三科一名普通医师,参加工作已近20年。二十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坚持视病人为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他曾言既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

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张芸华医生默默坚守着这一标准、践行着这一责任。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张医生接诊过的这样一位患者:那是几年前,有位便秘30多年的高平老大爷,他长期依赖泻药、开塞露、灌肠等方式缓解便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却愈演愈烈,而且以往依靠各种泻药、开塞露、灌肠等一向无往不利缓解便秘的方式、统统不再管用,必须用手抠大便以帮助排便。家属、患者都很焦虑,当病人来我院门诊就诊时,已经大便坎顿一周,张芸华医生赶紧带手套帮老大爷抠大便,之后,帮助老大爷在我院做了便秘的相关检查,通过检查,当告知大爷他的便秘是有希望能治疗的时候,大爷听完这句话,马上就跪下了,含泪说“谢天谢地,我的病终于能治了”,张医生赶紧搀扶起老大爷,后经过多科室协作,老大爷通过吃药,功能康复,基本恢复了正常排便。

这仅仅是张医生接诊的众多盆底疾病患者中的一个缩影,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二十年不辍,他始终坚持“宁静致远,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朋友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

4

我是孙晓艳,一名眼科医生,2006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13年来,我时刻以“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作为我的座右铭。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不仅要心灵手巧,还要对患者有一颗同情心,有了同情心,才会对患者更有耐心,才会自觉地用更多的方法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患者。因为我心明白,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在职业路上能走多远。

“给患者解除病痛、用爱心点亮患者光明”是眼科医生的天职。无论患者贫富贵贱,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得到患者信赖和同行认可是最快乐和自豪的事情。

很累很累的时候,我在想,这就是我们作为医者不断前进的动力吧!累并快乐着,我喜欢这份职业!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5

我是董勇勇,是一名普通的骨科医生,2006年参加工作,在工作的13年间,和单位里每个同事一样,没有固定的节假日、星期天,过着“007”的生活。

有时很累的时候也会彷徨,到底这么忙、这么累是为了什么?可是转眼又接到一个病人、要准备一台手术时,那份彷徨就被抛之脑后,身心马上又进入到了高速运转的节奏。

每次看到病人痊愈开心的笑容,听到病人康复后温馨的话语,心里总是有很大的成就感。没有什么工作比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病人的痛苦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了!这份成就感、这份责任推动着我坚持前进。

乘这次第二届中国医师节的机会,也想和我的同事们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说:平时工作忙压力大,希望大家也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6

我叫李驹波,是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普通的主治医师。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急诊科已经工作了13个年头了。

这13年来,我从最初的实习医生,到现今的主治医师,白天黑夜时刻待命,上不完的夜班,写不完的病历,生物钟紊乱,经常忙的忘记吃饭,总之就是一个字,累!但是我每当见到患者顽强的求生欲望和患者家属那期盼的眼神时,我不禁被生命所感动,让我拼了命的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会牢记我的座右铭: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崇高!我喜欢这份成就感!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将忠于我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性命所系,健康所托,我是医生,此生无悔!

祝全体医生们医师节快乐!

7

我是呼吸与危重症科主治医师樊利萍,我高中时起就一直对医生抱有极大的执着。所以高考志愿上只填了两所医学院校,其余均是空白。在学医的过程中更加被前辈卓越的妙手仁心所折服,所以报考研究生时,即便非典刚刚肆虐过,我仍是义无反顾的报考了呼吸专业。

毕业后来到医院的十余年间,我始终秉承医学永远要把奉献放到第一位,所以不管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什么情况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是救死扶伤。一腔热爱,初心不改,我今后也会沿着这条无数前辈用赤诚铺写的路走下去!

8

我叫王鹏帅,是晋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名主治医师,在工作10余年中,始终坚持“生命重于一切,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临床工作中恪尽职守,勇于奉献。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用我微薄力量,守护生命之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9

我叫李前进,自从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影像已工作了近19个年头,现在我是CT室的一名主治医师。

这19年来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早交班会上,老主任指着一份片子对我们说“这个XXX的充盈缺损伴狭窄,如果不仔细看,很可能认为是肿瘤,但是动态的来看这个充盈缺损实只是蠕动形成的假象,不是真正的肿瘤”刚说到这儿,我就听见门外有人跳着喊“我没得癌症、我没得癌症……”那个高兴劲真是没法形容。后来我才了解到这名患者在别的医院诊断为肿瘤来我们医院做手术来了,当时病人得知病情后人都垮了,检查的时候两个人都扶不住,腿软得不会走,由于不放心,一早就自己摇着轮椅偷偷来听我们的交班会。一直以来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很大,我们影像科大夫很少有机会面对病人,更体会不到一个正确的诊断对病人意味着有可能是生离死别。

通过这件事使我对医生的这个职业有了无比的自豪感,面对工作时时怀着敬畏之心,无论什么时候对工作都要严谨认真,遇到有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前不久我在审核一份片子的时候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成功的诊断了一例罕见的腹腔干动脉瘤病例,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受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

二十多年了我刚步入医学院时的医学生誓言我仍记忆犹新,我愿努力践行“医学生誓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技术水平,努力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10

我叫申剑波,是神经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从开始参加临床实习的那一刻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时刻在提醒着我,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我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尽可能的应用现有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去减除患者的病痛。

一、医生首先要有同情心,要有热情。

培根曾经说过: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记得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家庭贫困,唯一的儿子因车祸昏迷不醒,因年老体弱,照顾病人时明显感觉到体力的不支,加上唯一的儿子病重,对方又不垫付医疗费用,精神上受了很大的打击,对患者的照顾远远达不到要求。看到这种情况,我在每次查房的时候,都要帮助老人给患者翻身,拍背,教老人如何观察患者的小便颜色及如何放尿袋中的尿液。有一次,患者浑身颤抖,找不到原因,老夫妇很着急。我看到后,仔细的查体和询问最近的情况,老夫妇说最近一周患者没有大便,刚才灌肠后也没有大便排出。了解情况后判断患者是排便无力,灌肠后大便膨胀致排便更加困难。看到老人无助的神情,我毫不犹豫的带上手套给患者从肛门内掏大便,由于长时间没有排便,大便的恶臭味道弥漫在整个病房中,而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带口罩,几次的恶心都忍住了。边为患者揉肚子,边掏粪便,将近半小时,终于给患者掏完了大便。看到老人脸上欣慰和感激的神色,顿时没有了掏粪便时的呕吐感和疲惫感,也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

二、工作中应时刻有一种责任感。要敬畏生命,这是医生的第一品格。

对工作应该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但是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有对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个本来就是咱们的治疗原则,但在目前的医疗环境和医患之间这种极不信任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对待特殊的患者,这种原则有时候就变得实施起来是那么的艰难。

记得值班是来了一批车祸,一家三口不同程度的外伤,我们神经外科接诊的是一个小女孩,眉弓上、额部可见长约10厘米的皮肤裂伤,深可颅骨凹陷性骨折,经过详细的检查及薄层头颅CT扫描,判断虽然为颅骨凹陷性骨折,没有脑脊液外漏,是闭合性颅脑损伤,只需要缝合伤口就行了。看似手术简单了,但患者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又刚受了伤,父母亲都因外伤不在身边,情绪不稳定,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全麻手术。但面对一个7岁的孩子,全麻风险大,麻醉的后遗症较大,患儿的父母又都在抢救,仅有的家属就是妇女和老人,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也在想,全麻肯定是能将我们的医疗风险降到最低,但回头又一想,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孩子,亲人的孩子,愿意不愿意全麻,愿意不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选择局麻清创缝合,看到孩子爷爷、姥姥那焦急又无助的眼神,我决定,不能再让家属面对更糟糕的选择了,决定局部麻醉手术。

但小孩子,局麻手术需要家属陪同,手术室是肯定不行,但因为颅骨有骨折,清创及缝合要求高,急诊科的人员流动大,不适合。就想到了耳鼻喉科的清创手术室,联系好后,在家属的帮助下,一边清创、一边和小孩子聊天,安慰、鼓励,让家属时不时的和小女孩说话,让小孩子知道爷爷、奶奶在身旁,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就这样,完成了局部麻醉、清创,探查,缝合等,最后近2个小时的手术结束时小女孩居然睡着了。看到家属欣慰的面容,心内油然而生出了一种自豪感和成功的喜悦,知道自己这次选择对了。也又一次明白了,“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决策比刀法更重要这句话的意义”。在最近的一个脑脓肿手术中,患者也是一个小男孩,在手术室已经准备好了全麻的情况下,我们和麻醉师反复沟通后,在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我们也是边和小孩子聊天,边手术,又成功的在局麻下完成了一例脑脓肿穿刺引流手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3u-rWwBvvf6VcSZDU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