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am
在追求健康的社会大势下,在饮食上做“加减法”成为了很多人烦恼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广受好评的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味道和口感是没什么问题的,只不过我觉得,如果喝无糖汽水选元气森林的话,没有灵魂,要喝就喝无糖可乐啊。
(image:Genki Forest)
论无糖汽水的地位,无糖可乐是当之无愧的大佬了,如果你因为喜欢这种水果口味的无糖汽水,那我也不反驳什么,但如果你是喜欢汽水带给你那种口腔的刺激且要求无糖,那么我觉得没什么理由不选无糖可乐。
(image:gq)
在 2005 年面世的零度可口可乐,成为了划时代的可乐饮料,打开了可乐的新维度。我知道有部分喜欢喝可乐的朋友会觉得喝无糖可乐也没有灵魂,肥宅快乐水的快乐,是无糖可乐给不了大家的等等。对于以上观点,Nam 我是很理解的,因为小弟以前也是位“有糖可乐”的忠实粉丝。
(image:healthline)
那时喝可乐,只喝可口可乐,而且不冷不喝,当时我就很排斥喝无糖可乐这件事,觉得很没意思,以至于“喝可乐不就追求那一刹那的快感吗,无糖算什么可乐”之类的话我也跟朋友说过。只是没想到因为一次没得选择而尝试无糖可乐后,我也成为了真香定律的“受害者”。
(image:thenewdaily)
如果要问为什么会喜欢无糖可乐,无非就是口感和味道吧。与正统可乐相比,无糖可乐的气量与刺激度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而味道方面,就是非常直接的,含蓄但有足够的甜味,令无糖可乐在拥有正统可乐的口感外,有更“清新”的味觉体验。
(image:brandinginasia)
应该没有朋友会杠无糖可乐为什么甜吧,无糖可乐含有糖分是人尽皆知了的,用阿斯巴甜这种甜味剂取代了原来的蔗糖等拥有热量的糖,而且那些说甜味剂有害的,抛开剂量谈毒性,有什么意义呢是吧,理性一点,注意自己喝的量就好啦。
(image:ajc)
喜欢无糖可乐,我觉得是生活方式上的一种改变,虽然我不可以说喜欢正统可乐的都是“肥宅”什么的,但是选择无糖可乐,从一定程度上,是选择了一种稍微健康一点的生活方式。从做可乐的角度看的话,并没有摒弃了原汁原味的可乐,而是从不同的角度,为不同的客户群里继续提供可乐。
(image:IG@jamescromiemedia)
因为无糖可乐的争议一直都有,所以我看到过很多 Up 主,会用正统可乐和无糖可乐做一些实验,来对比两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把这两种可乐导入锅中。
然后煮干可乐后,看下锅里剩余的糖有多少。
最后的结果是十分直观的,比长篇大论从成分、对身体效果等方面研究分析,来得直接多了。
(image:Youtube)
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位万物皆可炒雪糕的小哥,挑战用无糖可乐炒雪糕。
中间还加入了类似奶昔的东西(大概是雪糕的本体)进行翻炒。
有趣的是,加了无糖可乐的雪糕炒不起来,绝望的炒雪糕小哥最后无奈收场(看的时候我差点在办公室笑出声)。
(image:coca-cola)
作为喝过国产和日产的人,我觉得 Plus 的甜度会比纤维+的稍微低一点,而且气会没那么足,不过讲道理,如果指定喝这款,那么肯定选国产,为什么?因为相对便宜点咯。
Diet 国产对应的就是健怡可乐(image:IG@priew_c)
至于 82 年的健怡可乐(健怡可乐是在 1982 年推出的),大家也是懂的自然懂。不过实话说,在可口可乐的无糖可乐中,我唯一没喝过的就是健怡了,可能这是因为我迷上了零度的缘故吧哈哈哈。
(image:seikatsu)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满足无糖、柠檬味、且来自可口可乐这三大要素,除了柠檬味健怡外,你还可以选择 可口可乐 Clear(阿 Coke 的口味是真的多)。但是我并不认为它可以进入“可乐”这个领域,不单单是因为外观问题,更多的是在它那接近雪碧的味道上,把包装换成雪碧我都觉得可以“以假乱真”,况且可乐跟雪碧根本是两种东西好吗?
说可乐嘛,只说可口可乐不说百事,就像猫和老鼠没了老鼠,所以我还是想留点篇幅讲下百事。 即使我是可口可乐这边的,但其实我对百事并没有什么偏见,因为从个人口味出发,觉得可口可乐更适合我,仅此而已。
(image:rd)
其实写到这里,我觉得就差不多了,虽然我知道国外还有一些小众的无糖可乐,但我并不想在这推荐什么的,一是因为我没有尝过,我不好说,二呢,是因为不想那瓶树莓味无糖可乐等我那么久哈哈哈。
(image:IG@pepsi)
最后,满满的求生欲告诉我,一定在结尾补充说明:喝个无糖饮料而已,就别谁瞧不起谁吧,喝可乐不就图个快乐吗?兄弟喝可乐,我喝无糖可乐,一点都不冲突好吧。好了,再啰嗦我怕便利店关门,先走一步~深夜写完稿下楼买个无糖可乐,稳!
(image:brandingin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