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些年来说,我国驻外的外交机构至少有两百四十多个,其中大使馆占一百五十多个。虽同样是驻外使馆,但规模是不一样的,人数自然也不一样。多的可能有上百个人,比如说驻美有一百五十以上,还不包括家属。但也有少的,少的两三个,最少的则是一个。今天要说的这一位,便曾经独自在使馆工作,生活也比较清苦。
他名叫吴钟华,1949年以后的一位优秀的外交官。他在外交部工作的时间长达四十年,早在六七十年代便开始服务,更是任职过多家驻外使馆。1975~1976年在巴基斯坦,1976~1981年去了斯里兰卡,1983~1987年去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等等。前前后后一直到1998年才停下工作,现在是中国外交史学会会员。
而吴钟华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最不得不提的便是1990年到1992年8月,在基里巴斯的那段时间。三年中,他度过了极为艰苦的生活,是外交史上不曾有过的。基里巴斯是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太平洋中部,全国由大大小小33个岛屿组成。这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又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交叉点的国家,不过它的陆地面积只有811平方公里。
接到任务开始,吴钟华没有犹豫的踏上了行程,在那里等待他的将是艰苦的生活。首先是修房子,好歹是修成了一个使馆,虽然是中国最小使馆。令他困扰的还是食物,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这里是没法种植蔬菜的。海产品倒是一堆,对于基里巴斯的人来说,吃鱼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吴钟华却有些不适应,他喜欢吃蔬菜,可能吃到蔬菜的机会,便是每两个月来一次的商船。
无奈冰箱总共就那么大,能放得下的蔬菜有限,所以他想要吃蔬菜,也就只好再等上一个月了。后来当地百姓告诉他,有一些树的叶子是能吃的,只是这些树叶大多用来做鱼汤。吴钟华意识到既然条件艰难,那就自己想办法,于是每当发现有一个地方长了青苔。他就跟见了宝贝一样,急忙挖来放进自己的小袋子里,拿回去洗干净晒干。
作为不缺蔬菜的我们,自然大多没吃过青苔,但那对于吴钟华来说,是美味。后来觉着招待客人,光用鱼虾不太好,吴钟华便特意去邻国斐济,买了些罐头。如此一来,吃的算是解决了,问题又接着来了。刚住下没多久,有人告诉他使馆附近发现了一枚未爆炸的炸弹,这下把他吓着了,也打算换个新地方。
不料找来找去,只找到了一间草房,开始过起喝雨水的生活。幸运的是,他不必再担忧使馆的安全,算是安稳了下来。三年的时间,每天他都是一个人唱国歌,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思乡。一个人的工作不但孤独,也很累,刚开始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停不下来。后来住久了,才算是好些,但思乡之情还是萦绕着他。
可他坚持了下去,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是祖国、人民的期望。每当吴钟华思乡的时候,都会想想这种期望,心便逐渐的平静了下来。1992年8月,吴钟华奉调回国,后来又去了洛杉矶工作到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