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骨灰盒14800块,不能自带!工作人员:农村户口减免200块

2019-12-07     排头观察

12月4日,宁乡市殡仪馆发布自12月6日起,禁止丧属自带骨灰盒。如果需要自带的,可在殡仪馆之外的地方,丧属自己去装填。这样生硬的语气和冷冰冰的规定,确实令许多网友表示:无法接受。

首先,殡仪馆作为政府管辖之下的事业单元,是具有公益性并且为了辅助政府职能体现,而去建立的,如果存在的商业气息太重,这不免会令广大市民失望,也会寒彻逝者家属的心。试想一下,面对亲人的离世,丧属已经悲痛万分,如果连逝去的亲属在火化之后,需要装骨灰盒,还要被人敲竹杠,买上天价的骨灰盒,这让人又会作何感想,殡仪馆的公益性又作何体现。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起骨灰盒和商业利益捆绑的事件。在早前渭南市殡仪馆就因为“强买强卖”而遭到市民投诉,逝者在火化之后,规定必须购买殡仪馆内的骨灰盒,否则不能存放,而丧葬门店的老板更是说,殡仪馆内的骨灰盒比市面上的要贵上三四倍呢。但是许多殡仪馆的负责人则会说,因为家属带来的骨灰盒质量没法保证,在骨灰盒装灰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卖有质量保证的骨灰盒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装灰人员的安全和避免发生利益纠葛。

​另外还有很多殡仪馆售卖骨灰盒时,使用透明的展示柜,当挑选骨灰盒时,遇到一些因为亲朋好友陪在身边的家属,售卖人员会极力推销较贵的骨灰盒,这时,有一些好面子的家属往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选择普通价位的骨灰盒,而挑选较贵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裹挟销售法。

据媒体调查显示,宁乡殡仪馆在去年的中标采购单上明确写出每一个骨灰盒的进价为6001元,但价格却被卖成12800元和14800元,利润占比分别为113%和150%,而在售卖区,挨在一起的两个骨灰盒,一个标价14480元的是木质精雕成品,而标价200元的骨灰盒,则是普通的石质,这就好比,一个穿得珠光宝气,一个穿得寒酸至极,在生活中,在活人身上有所体现,也就算了,在逝去者身上,还有所比较,不禁让人叹息,贫富差距的分界线,连死了都难以逃脱。

​殡仪馆卖骨灰盒的钱都去了哪里?中间存在多大的产业链,如果丧属不能自带骨灰盒,就必须买如此昂贵的骨灰盒?

据殡仪馆馆长吴萍说,去年火化了的1.1万多具遗体,骨灰营业额所达到的500多万,全部已经上缴给宁乡市的财政部。至于必须买昂贵的骨灰盒吗?不是的,殡仪馆给丧属准备了200元的,如果是对于上万价格的盒子,只要是农村户口的,也可以减免200元。

​这些价格都是根据当地的丧葬市场自主定价后再上报的,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才能标价,并不存在强迫家属购买,因为丧属也可以选择售价200元的盒子。

12月5日下午,有关部门称,将会彻查殡仪馆是否存在利益输出,并明白指出,骨灰盒不该进行招标活动,也不该搞行业垄断,我们会交给市场,让市场自己去调节。

​我们真心希望,存在强买强卖,标出天价骨灰盒的殡仪馆能引以为戒,作为突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需求,而不是被利益冲昏头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1d_5G4BMH2_cNUgpI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