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12月29日报道,美国又一次展开了对中国科学家的恶毒攻击,对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进行了大肆污蔑!
美国媒体指出,美国一家有着FBI背景的安全情报公司发表了关于中国量子物理技术的报告。这份报告通过断章取义和歪曲事实等卑鄙的手法,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等中国量子物理科学家赤裸裸的栽赃和污蔑,甚至暗示中国在量子物理技术上的领先,是“偷”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西方政府、情报部门以及充当它们喉舌的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科技崛起惯用的“妖魔化”描述。
不过,潘建伟所遭受的这番污蔑栽赃,还不是那篇报告最恶毒之处。因为这篇报告居然还将中科大24名物理学者的名字,他们曾经留学国的外国学府,以及与他们有合作的西方学者,都统统罗列了出来,拉了一个清单。这些学者只得表示他们不清楚这些事情,并强调他们与中方的合作只是学术层面和基础科研。
专家指出,美国通过这类套路对中国学者和与中国学者有合作的外国学术机构进行打压和骚扰,早已是常态了。
潘建伟是中国的科学家,是中国人的英雄,美国抹黑中国英雄居心叵测,其阴谋不会得逞。而就在12月25日,中科院还援引中国科技日报的报道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外合作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美国物理学会网站对此高度评价:“这意味着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接近经典计算机不能模拟量子系统的地步。”
尽管潘建伟不是中国最早开始量子领域研究的人,但在最近几年,他成了国内这一领域旗帜性的人物。
潘建伟的团队从2003年开始做量子卫星的实验:系列地面实验证明,通过卫星进行保密通信是可行的。在潘建伟的领导下,2016年8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是全球首颗量子卫星;2017年9月,长度超过2000千米、由32个中继站组成的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量子安全通信线路“京沪干线”投入使用。
潘建伟曾经指出,量子密钥分发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在光纤中已经能做到几百公里,用卫星可以做到上千公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纪录都是我国科学家创造的。换句话说,中国人虽然没有做出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理论原始创新,但在应用实践中走在了世界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