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信息
地址:台湾 台北 文山区
格局:4房
面积:240㎡
设计:砚田空间设计
房屋概况
本案位于台北市文山区,一楼及二楼屋龄20年的中古(二手)屋,室内面积约240㎡、庭院面积约115㎡、恰巧比例为1/3。
庭院外就是社(小)区茂密的乔木,社区的人行步道比一楼低了1.5米,加上绿篱的遮蔽,周边又没有其他房子,因此隐私性不错。
留有前任屋主的装修,当然不符合需求,全数拆除更新。
家庭成员
业主夫妻二人与两位大学的女儿,另外需要留一间老人房供父母过来使用。
风格期望
简洁、实用、易维护、色彩希望以黑、灰、白三色为主色。
设计思考
在如此幽美的环境,如果还将焦点放在室内实在有点可惜,因此设计师以“自然”为题,依照空间的三个区域的属性,建立与自然的关系。
一楼:玄关、客厅、餐厅、厨房(热炒区+中岛桌)、老人房、视听室、公卫、洗涤区、种植区(种香草植物)、储藏室。
玄关
玄关层板上的朱铭太极是业主多年的收藏, 20多公斤青铜铸造的雕塑放在厚度5mm钢板上,这真是所谓“举重若轻”啊!
从玄关到客厅延伸的柜台,成为换鞋椅与置放喇叭的台座,层层叠叠并与黝黑地板结合,使人联想到旷野山间的岩石。
餐厅
黑色的金属天花在完成前,难以想像最终的画面,或许,你不禁会问真的合适吗?看着亮黑色天花反射的倒影,空间似乎变大了些,奇怪的是联想到的并不是现代或时尚,反而像波光粼粼的湖水折射在岩石般宁静。
客厅
客厅的雨遮格栅衔接着落地窗上沿,从窗边延伸直至树梢,像是室内金属天花的延伸,形成强烈的连接印象。
油画-马
由于业主家人特别喜欢马,在设计之初请设计师留下一处悬挂画的墙面。
在设计师协助下业主看了许多不同画风的作品,直到看见一位法国老先生画的马。
这位老画家非常特殊,马似乎是他唯一的主题,看似随性的笔触却充满着力量与动感,使人感到他并不是在画马,而是透过笔刷将永恒留在画布中。
画面中三匹马代表着家庭成员,前方为父亲,左侧为母亲,右侧为孩子,形态上三匹马围绕着旋转。
核心区的鲜红色意喻:“家人之间的亲情、羁绊等情感”。
而代表父亲与母亲的两匹马四眼相望的眼神与形态,塑成家的核心。
代表孩子的马,虽然也为围绕着核心,但眼神总向着远方,就如同孩子有天会有自己的路要走,会找到另一个伴侣如同父母组建属于自己的家,然而对于原有家的羁绊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厨房
厨房未改造前是单侧的独立一字型,使用上虽无不便,但业主希望不用闷在小胡同内做饭。
经过几番讨论,最后确定将厨房分为热炒区及中岛桌两个区域,热炒区属于半独立的空间,两侧有出入口,中岛桌则属于开放式空间与客厅结合。
开放式厨房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但随时要维护整洁的压力还是不小!
设计师通过餐边柜的遮挡,在客厅侧完全看不到热炒区内的状况,又保持动线的流畅。当油烟较大时,将过道两侧的拉门关上即可。
许多有经验的人会说,端菜时将门打开油烟还是会跑出去啊!这点就不用担心,在热炒区设有一个出餐柜,可以先将先煮好的菜放那,待全部完成后一起上菜就可以了,大家也不会紧盯煮好的菜流口水。
中岛桌除了负责吧台功能外,还兼顾复合式的使用,因此在120*250cm的大桌面上,只设一个水槽与清洁、饮用两只龙头。
侧旁的柜内储藏所需的茶、咖啡豆、咖啡机,在一旁准备早餐同时还能和家人聊天,中岛桌也形成家庭的中心。
中岛后方有个插入型门片的收纳柜,果汁机、豆浆机及烘培所需的器具都设置与此,使用时不需移动只要插上电源即可,再也不用烦恼是否要搬沉重的机器了。
业主邀请烘培小老师教做饼干和柠檬派
不得不说中岛桌真的很方便,四个人同时使用时动线都很流畅,完全没有拥挤的感觉。
一旁的水槽也帮了不少忙,让沾满面团的双手可以随时维持干净,对于初学者的业主一家也能从容享受做糕点的乐趣。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特地选用的帝通石桌面,可以直接在桌上揉面团、切东西、甚至将高温的烤盘直接放在桌上一点也不用担心,连烘培小老师都羡慕不已。
特别补充一点
在业主搬新家之前,姐妹两都为迎接新的家庭成员做准备,他叫嘟比,一只刚满四个月的边境牧羊犬。
设计师还特地为他设计了新家,朴素简约的样式让狗屋与环境融为一体,客厅侧还留有视窗让嘟比可以看到室内的状况。
老人房&视听室
在设计前,业主单纯的希望一楼能保留一间有卫生间的老人房及小视听室,外加一间客用的小厕所,与设计师沟通之后,觉得老人房、视听室和卫生间某种程度下是可以共用的,避免空间的重复性与浪费。
老人房平日看到的是一张简约条形沙发及充满绿意的庭院。
作为视听模式时,只要将电视柜的巴士柜门打开即可。将沙发后方的掀床放下就可转换成老人房模式,标准尺寸的双人床、两侧的照明开关与插座,一切套房需要的设备都完整预留。
如果要长期居住也没有问题,收纳空间非常充裕,一定可以让双亲住的自在又开心。
卫生间
老人房的卫生间着重在安全性与充裕的辅助空间,公卫则需要干净简洁的环境,两者如要合并使用,在设计上除了尽可能加大卫浴空间外,面盆台面也采用长配置,提供充足的收纳位置,让日用品妥善的收藏。
为了老人与客人的使用,在卫浴两侧都设置了门,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同时也满足老人房的便利性与降低老人夜间使用的风险。
庭院
庭院的下半部以纯粹的黑为基础,借由座椅与格栅天花的线条,衬托环境中的绿,简化一切不需要的元素,使主角显而易见的呈现。
夜晚,除了一盏射灯照亮白色大理石茶几外,其他的灯都只是隐约地勾勒环境,让心情可以逐渐的沉静下来。
简洁的设计除了强调自然的主题外,对于材质的选用也兼顾日常清洁维护,成为真正让人放松休闲的环境。
楼梯
当第一眼看到楼梯的设计时,就觉得非常的特别,一开始就只是单纯觉得楼梯的外型很亮眼,听了设计师的说明之后才发现形态其来有自。
一、初始考量
1、空间与动线关系折梯比直梯更为合适。
2、折梯上半段要靠哪侧,靠墙上到二楼时太靠近主卧,离两间女儿房太远,靠女儿房侧位置较为适中,到工作阳台的动线也较为流畅。
3、楼梯采取开放型式客厅会看起来更大。
4、如果采用开放式,那楼梯一定要很有型,压迫感、视觉阻挡也要尽可能降低,最好能成为空间焦点。
二、形态考量
1、折梯平台如能与窗台高度相同,当走上楼梯时正前方看到的会是一幅绿色的框景。
2、楼梯上半段的结构选择,最基本的是单梁或双梁(板)系统,但视觉阻碍及压迫感较大,下端的安装点也有问题,因此剔除选择。
3、因为结构梁系统不适用,那从天花板悬吊是个可考虑的方向,因此悬吊的形式才逐渐成形。
呈现效果
1)从二楼天花悬挂在空中的U型钢板,钢板厚度只有9mm,最长的原件却有3m,视觉真的很震撼。如同设计师提出的像缎带般的形象,视觉穿透没有过多的压迫感。
2)相对上半部轻盈的形象,下半部则采用对比的厚重,像是镶崁在地上的岩石。
为了完成楼梯侧旁的厚实的弧形,没办法用一般大理石板材的组合方式,需要整块大理石去做异形加工,也因为是块状的材料组装而成,更显天然石材质朴的质地。
二楼:起居室、主卧(更衣室+卫生间)、两间女儿房、女儿卫生间、储藏室。
二楼色调仍以黑、灰、白为主,但多了点温馨木质元素。
二楼是由三间卧室与起居室组成,起居室除了是串联各房间动线外,还提供许多的复杂功能,直接看到的有钢琴、阅读室及茶水柜,隐藏在柜内的还有大工作桌与烫衣板,多功能的空间让家人多些相处的机会。
保留两姐妹最爱的这架钢琴
这架钢琴是两姐妹小时候学习时买的,长大后课业多了,但还是偶尔喜欢坐在钢琴前弹奏片刻。
150cm的工作桌藏在插入式柜门后方,作为绘制油画使用,由于油画绘制的时间较长,杂乱的工具可以通过柜门迅速的遮蔽,维持平日的整洁,又不会打乱绘画的节奏,而颜料与画布的异味可通过天花上的抽风机迅速的排出,避免异味聚集在室内。
女儿卫生间
只要将水波纹的玻璃拉门关上,卫生间就独立属于两姐妹专属,可以安心的穿梭其间,尽可能接近套房便利的使用。
主卧
早晨睁开双眼时,看到的是如此充满朝气的绿意。
主卧室极其简单,保留大片空白墙面,让思绪放空静静欣赏树梢的摇动。
组合柜产生许多的缝,增添空间的层次与延伸性。也借由同样的手法正好独立出穿过衣服吊挂的区域,更提供更衣间的一缕光线。
乍看之下,简洁、静怡的空间没有多余的电子设备侵扰,其实是将电视悄悄的利用升降柜门隐藏在书柜内。
主卫生间
面盆台前镜子的位置移到侧边,在原有窗户位置创造一个自然的小世界。
由于造景部分特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厂商制作,最后是设计师四处寻找合适的材料与植物,亲自创作而成。
在小小的世界中,有平原、有山脉、有奇形怪状的岩石还有许多可爱的多肉植物,提供早晨洗漱或沐浴泡澡时放空想像的空间。
大女儿房
女儿房外的阳台架高地板,正好低姐姐的卧榻和妹妹的阶梯地板15cm,一阶的高差方便轻松便利的进出,共用的阳台成为两姐妹的秘密通道。
卧榻书柜较白色衣柜退了20cm,形成小小的包覆空间,可以窝着静静的阅读。
由于没有独立的更衣室,衣物的收纳依靠整面的衣柜,设计是通过材料的使用,让衣柜白色柜门部分如悬浮一般。
低矮的环形线条,让视觉集中在下半部,上半部给于更多的留白,因为对比让空间看起来比实际大了许多。
书桌右侧金属架是姐姐特别指定的,希望能有个专属区域能吊挂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与纪念册,设计师特意的让金属架从天花延伸下,像魔豆般高耸进入云端。
小女儿房
由于空间分配的关系,妹妹这间会显得较为狭长,原本还担心妹妹没办法接受,诧异的是不但可以接受还觉得喜欢,因此设计师刻意的强化纵向的特性,像个少了一面墙的长方盒子。
阶梯式的空间,进到房间是楼板原水平,上15cm第一层是放床的区域,床垫厚度为0cm正好与第三层同高,刚好可以自由的滚来滚去。
楼梯侧的墙面上镶嵌着黑色的铁件凹槽,这是妹妹指定收藏的漫画展示位置。
为了保持最大的视觉穿透,书桌采用悬臂式结构,侧边的矮柜也采用悬浮设计,减少不必要的遮挡,当早晨睁开眼时就可以望着窗外的美景。
为了展示妹妹众多的收藏品,特地做了金属板制的书架层板,每一层都设有LED灯,让展示品随时都是最好看的样子。
Editor’s Comment
无论是什么样风格的居家,都应该以人为主轴,而本案通过格局、色彩、局部增加舒适感,并搭配软件辅助,成就简约的绿意盎然的休闲散步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