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4日到8日,北京一小区有5只猫被人用钢镖射伤。有的猫被直直射中腹部,钢镖长约10公分,前半部分呈圆锥状还有倒刺,而小区里人员密集,一旦射伤人后果不堪设想。
与正常宰杀家禽,不会蓄意给它们造成痛苦截然不同,有部分人虐杀动物寻求自身快感。近年来,也有不少类似的事件,掀起了大众对虐待动物的广泛讨论。
2019年11月,南京高校学生用开水往猫身上浇了七遍,伤口被撒上盐巴,猫被拔掉指甲后还被抽打。
2019年6月份,广西南宁一男子放火烧猫,还拍摄了过程发布在网上。
2019年2月份,西安一男子领养了8只猫都不知去向,最后猫被发现要么残疾,要么死在了车库,男子说:"(猫)不亲人,我不扔了干啥?"
2006年,黑龙江一名女子穿高跟鞋踩猫虐猫。
......
这种新闻隔段时间就会引起广泛关注,而马上又会被人淡忘,接着还是会有下一个、下下一个虐待动物者激起众怒。不禁惊叹,这些施虐者心理的阴暗面一次次挑战我们容忍的下限,而且这些施虐狂或许就藏在我们身边。他们的行为往往不止虐待动物这么简单,血腥暴力爱好者真的只会向流浪动物下毒手?可别小看他们。真实事件纪录片《别惹猫咪》,曾展现过2010年的一个虐猫视频,施虐者起初在网上发布虐猫视频,引起众怒后反而变本加厉,有天他面对镜头杀了一个人。这就是2012年轰动一时的中国留学生林俊被分尸案。
在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之前,当地警方就收到了对这位施虐者的投诉信,但都没有当回事,回过头来,一切都晚了。国外研究表明:虐待动物和每一种暴力犯罪,甚至和大多数非暴力犯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大多数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枪手都曾涉嫌动物虐待,大多数暴力犯罪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数囚犯也都有早年虐待动物的经历。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澳大利亚,95%的谋杀、强奸、殴打、偷窃和吸毒的罪犯有过虐待动物行为。在美国,63%的暴力犯罪,70%的暴力、偷窃、毒品及错乱行为综合犯罪人,都有虐待动物行为。
虐待动物的人不一定会去犯罪,但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引起社会警惕的信号,对生命的漠视,正是犯罪的开始。
在我国,动物虐待罪目前还只是一项拟设立的罪名,刑法对于这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严重侵犯财产权的行为,要么无能为力,要么罪行和行为不匹配。因此还有很多人钻空子,发虐待动物视频贩卖,社交平台就有很多虐猫的圈子明目张胆地进行虐猫直播。在19年2月初,英国还有留学生虐猫事件,灌猫喝烈酒,用绳子勒住猫的脖子,悬在半空中,事情被揭露后,这名留学生说:"我回国就安全了。"
或许,在他们眼里,中国是施虐者的庇护所,即便有禁止虐待动物的相关规定,也会出现执行困难、耗费资源处理等问题。其实虐待动物这件事,并不需要我们投入很多,只需要我们拒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