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遭遇成长烦恼?长春虹馆小区居民最近有点烦

2019-07-26   吉网调查

7月1日起,“垃圾分类”和“干湿分离”俨然成为了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主旋律,广大网友充当吃瓜群众笑谈着上海市民面对垃圾的头疼日常。

然而,如今长春市的朋友们也有些头“疼”了。

据悉,《长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在 2019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春在 2016 年就已经有了第一个试点小区,2018 年长春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经过一年,长春市已有 50 个小区、759 家公共机构都开展了试点工作,预计2019年年底将实现公共机构全覆盖,小区方面会扩大试点范围。

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的虹馆小区作为从 2018 年开始"备战"的试点小区之一,如今居民对垃圾分类态度如何?落地情况怎么样?居民有何反响?

25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前往现场踏查。

踏查:试点小区内多种垃圾箱并存

当天中午,烈日当头,中国吉林网从虹馆小区南门进入小区内部,一处圆状大型花坛坐满了乘凉的居民,而花坛两侧树立着多个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牌,在几步外,一列的崭新六位一体智能分类垃圾箱在小区宣传展板前陈列着,垃圾箱分为废纸类、织物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和有害垃圾。此外,记者踏查发现,除了六位一体垃圾箱外,小区内每几步就有一个“智能分类垃圾箱,而每个单元门口还有两个普通垃圾箱。

在中国吉林网将近一小时的蹲守观察时间内,有数名市民拎着生活垃圾出门,却未有一位将垃圾倾倒在其中,都是随手就扔在了单元门前的普通垃圾箱内。久候无果下,中国吉林网记者打开六位一体垃圾箱中的废纸类垃圾箱,只见一个白色废品篮在其中,整个箱内并无任何垃圾,洁净异常。

就此,中国吉林网采访了小区内多户业主,业主吴女士表示,自己从未将垃圾扔到六位一体垃圾箱内,也不懂如何垃圾分类,"我们都知道那个垃圾箱,但是家门前就有普通垃圾箱,谁还往那里扔啊,不仅麻烦还远,更何况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分。"同行的另一名业主也坦言表示,在长春没有强制要求前,自己还是会照常扔到普通垃圾箱里,并不会另外耗费精力对待。

乘凉中的李阿姨已年过60。她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是件好事,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进步了,事儿是挺好的,但是现在我们也不会啊,有垃圾箱只能扔楼下垃圾箱。而且现在我们想扔也扔不进去,我也没有卡,不知道去哪里领,也不知道咋扔。"

对于虹馆小区内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接受采访的居民大多表示暂不想接受。

保洁:分类投放垃圾的人基本没有

踏查中,中国吉林网采访到小区内值班保洁人员,负责垃圾运输的霍师傅告诉记者小区内一共三名保洁人员负责垃圾处理工作,其中两人运输,一人清理,智能垃圾分类箱设立到现在,霍师傅感觉没有太大的作用,“我每天负责清运这边几栋高层的垃圾箱,以前每天运多少车,现在还是多少车,没啥变化。”说完霍师傅将一整箱垃圾倾倒在运输车上,没有进行分类,直接混装运走。

“小区多数业主都能投放到普通垃圾箱里,但是还有部分居民会随手扔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目前看上去并不好推行,连基本的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内都难做到,更别提垃圾分类了。小区里还有人随地大小便,宠物的粪便就更多了,这个素质不提升上去,垃圾分类实行了也难见效。”负责清理小区的保洁人员李女士向记者抱怨到,她每天都要在园区里捡起很多垃圾,随处可见的垃圾都未能全部消失,何谈垃圾分类投放。

企业:设置垃圾分类箱容易,发卡却难住了

面对此情况,中国吉林网记者找到了该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的服务企业负责人。负责人介绍到,目前全长春市的 50 个试点小区,均是该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拿下了服务权限,已经将所有智能垃圾分类箱设置完毕。

对于虹馆小区,他表示,目前小区还处于调试阶段。虽然小区内所有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已经全部可以使用,但是因为小区的发卡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所以没有撤掉普通垃圾箱,至少小区的持卡率达到八成以上,才能够撤掉全部的普通垃圾箱。

"这虹馆小区一共 2000 多户人家,我们设置了 65 个两位一体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和2 个六位一体的智能分类垃圾箱。但现在电子卡只发了大概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的业主没有领卡。其实我们这个垃圾箱设置已经好几个月了,也和社区搞了很多次活动,现场领取,但业主还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来领。"

据了解,所有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是有后台终端的,每个业主的磁卡都将在后台中录入业主信息,这样当业主持卡扔垃圾后,后台会马上对其行为进行捕捉,并累积相应积分,积分可以进行实物兑换的。制约发卡的重要因素在于,有的小区物业是有业主信息的,服务企业会跟物业签署保密协议,物业入户发放卡的时候,就不用业主特意录入信息,但有的物业没有,就只能现场进行录入,这就需要业主到物业或到活动现场来。

推进:下一步,对于拒不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处罚

据南关区环卫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南关区环卫局共 8 名工作人员组成了南关区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此事务。"主要负责前期基础工作,要到现场实地踏查啊,统计有多少单位、小区、住户、单元等数据,之后根据这个数据去招标,再配合服务公司去安装、调试、后期宣传、引导等等一系列工作。”

7月22日,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对《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

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结合各个城区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情况,5到10个小区建设一座小型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置站,专门处理居民产生的易腐垃圾。长春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是就地就近便于老百姓产生的易腐垃圾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和运输,然后进行处置。

2019年,长春市确定了1224家公共机构、291家大型企业、261个居民小区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计划明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另外,今年长春还将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019年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初步计划在全市14个街道办事处建立14个以四分法为主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然后在49个街道办事处打造三分类的示范片区。同时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数量的增加和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再将三分类的示范片区逐步向四分类进行过渡。

那么,如虹馆小区这样的情况该怎样解决?

《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个多月以来,目前在试点小区和试点公共机构主要以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引导为主,还没有开展全面处罚。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刘晓龙表示,下一步,对于拒不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处罚。

《条例》第五十条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未按照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一百元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罚款;第五十一至五十三条规定,对违反条例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分类收集和运输、分类处置的企业要处以从一千元到十万元不等罚款。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