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也接近尾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这一年里
双流越来越“蓝”了
据统计
截至12月17日
双流区完成优良天数271天,
同比增加25天
是2013年实行
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成绩
也是2016年以来
首次完成成都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空气质量目标
一直在行动
12月4日,双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成都市双流区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双流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全面打响,双流将进一步深化细化“652工程”措施,有效保障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力争全面完成我区2019年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为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区域协同减排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2月13日,区大气办、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前往九江街道,对金露鞋业、飞凰羽鞋业等企业开展夜查,检查企业落实“一厂一策”减产限排情况。各企业的废气治理设施设备均正常使用;遇到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部分设备也按照响应举措进行“停用”处置,进一步达到减产限排的目的。
这是《方案》出炉后,双流落实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的行动实践。
“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难点。”《方案》指出,双流将持续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严控燃煤污染,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行工业企业分类和分级管控,实施“一厂一策”管理。同时,坚持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执法,开展冬季大气专项督查,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扬尘治理专项执法,强化露天焚烧、烟花爆竹、餐饮油烟等污染排放监管。
双流还坚持精准施策,加强科技治气,用好网格化监管平台、“散乱污”企业整治督查平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污染源精准管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控,加强联防联控,推进区域协同减排,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聚焦六大方面 综合施策行动有力
《方案》指出,要确保完成成都市下达的2019年度空气质量目标,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
目标已定,尚需行动支撑。
《方案》中,明确了深化工业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治理、强化工地及道路扬尘综合治理、严控面源污染、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开展冬季大气专项督查等6个方面共计37项强化措施。
双流将持续开展“散乱污”六大专项攻坚行动,巩固“散乱污”清理整治成果;
开展打击劣质煤销售专项行动,加快推进重点区域老旧燃气(油)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或“气(油)改电”;
强化生物质锅炉和高架源监管;
加快推进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超低排放治理;
全面推进铸造行业提升整治;
强化其他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排放监管和工业企业堆场扬尘管控;
推进家具制造、制鞋行业产业升级等。
提升治理成效,科技投入是关键。双流还不断加强科技治气技术运用,将充分利用“多尺度喷雾(淋)除霾技术”、“走航”监测系统、气溶胶激光雷达、数智环境系统、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科研能力;
充分利用精准溯源科技手段,发挥网格化监管体系作用,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进行信用惩戒。
强化组织保障合力攻坚确保实效
《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并明确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结合此《方案》,双流还配套制定《成都市双流区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督查方案》,分片区、分阶段、分行业组织力量开展冬季战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督查。
区大气办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相关区级部门及各镇(街道)、园区管委会、国有公司履职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并约谈问责。
各区级牵头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制定任务实施细则,明确工作内容、要求、职责等,强化指导和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各镇(街道)要根据本方案和各牵头部门任务实施计划,制定任务实施清单,实施台账管理。
区大气办、区气象局同步加强冬季战役期间的定期会商制度,由区大气办组织开展乡镇环保员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明确职能职责,逐步提高乡镇环保员网格化监管能力和水平。
区级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电力数据调度以及各自信息化平台等科学技术手段,为冬季战役期间提供数据支撑。
环境治理,人人有责。《方案》要求,要建立宣传引导协调机制,广泛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科普宣传、重污染天气期间的信息发布以及污染过程解读工作,引导冬季战役期间公众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社会氛围。
多措并举 生态环境工作亮点纷呈
2019年以来,双流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生态环境工作亮点纷呈。
该局纵深推进“三大战役”,持续开展铁腕治污。
在大气防治方面,加大了网格化巡查管控力度,优化考核细则,强化科技手段运用,组织开展联合巡查和涉气企业专项巡查,累计巡查点位10480个;
在水环境防治方面,牵头制定江安河、杨柳河专项整治方案,分3批次对全区各流域进行巡查,检查点位247个,协调温江区、崇州市推进金马河上游整治工程;
在土壤方面,开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问题调查,开展“2019清废行动”,积极排查隐患,强化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
同时,双流生态环境局紧盯督察“重点案件”,强化问题督查督办。对案件进度实施科学管理,落实了区领导包案制,制定印发《成都市双流区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回头看”督查工作方案》,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统筹强化督查督办。
通过实行环评审批“局区合一”,双流生态环境局着力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整建制派驻园区 首席服务科室”的审批服务新模式,配备6名审批专员专职服务产业园区,并对自贸区和工业园区内项目推行审批承诺制服务模式,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
截至目前共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162个(其中承诺制项目71个),总投资约79亿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1288个,总投资约581亿元。
此外,该局聚焦社治“三张清单”,有效防控重大风险。开展环保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推进重大风险隐患成批成片化解;
针对噪音污染、油烟扰民等突出问题,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改19件次涉社区环境领域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共收到信访投诉1411件,同比减少了26.3%,回复率为100%;
各类环境违法案件立案88件,查封1件,处罚金额257.18万元。
双流生态环境局还高标准建设“美丽双流”,不断夯实生态屏障。配合成都市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启动双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美丽双流”实践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下一步,将聚焦双流区域内生态本底资源,将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积极助力黄龙溪特色小镇、空港花田和“五湖四海”公园等重点项目区域生态保护与改善,推动“绿水青山”生态价值向“金山银山”经济价值转换。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希望市民朋友们也能行动起来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办公
绿色生活,杜绝腊肉熏制
少开一天车,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整体合力
让我们一起为了更多的“双流蓝”努力吧~
主 编:鹏 哥
编 辑:佳 佳
新闻来源:空港融媒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