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合肥,还有哪9个城市当过安徽省会?

2019-07-22   徽脸大讲堂

提到安徽省会,人们第一反应就合肥。

实际上,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才60年历史。但之前240多年间,安徽有过9个省会,其中有一个还是南京。


明朝初期,南京曾是明朝首都。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南京成了一个陪都、副都。

因此,明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南直隶,管理如今的安徽和江苏地区。

清军入关后,觉得南直隶范围太大,于是将南直隶改成了江南省。1661年江南省又被拆分成立江南右布政使司(江苏)、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

1967年,定下江苏省和安徽省,其中安徽省会被定在了南京。

实际上,当时选择安徽省会时,有4个候选城市:太平府(马鞍山当涂县)、合肥、安庆、徽州。

尽管太平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却拒绝南京太远。

合肥和安庆太小,不适宜做省会。

徽州经济繁华,规模大,十分适合做省会。但由于徽州位于安徽南部,不利于管理。

因此,最后选定了南京。南京的省会,一坐就是93年。


1760年后,安庆发展十分繁华。

而南京虽好,但毕竟是外省,不利于对安徽省的管理。于是,清政府再三考虑下,决意将省会迁往安庆。

因此,安庆成了安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个省会。

作为省会,安庆很快迎来了高速发展。尤其是近代工业十分发达。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成立,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机动轮船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安庆、武汉和武昌成了最富有的城市。


可惜,好景不长。太平天国起义后,安庆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853年2月17日,太平军进入安庆,定都南京。

安庆作为沦陷区,被剥夺了省会资格。4月,安徽省会变成了庐州府(今合肥)。

这是一次权宜之计。待清军收复安庆后,省会的宝座又还给了安庆。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孙中山先生对安庆的重视,安庆再次迎来了黄金期,被称为“小上海”。

1938年,日军沿长江攻入南京,省会再度变更,变成了六安市。


后来,金寨、叶集、霍邱、金寨从六安搬走,安徽省会变成了金寨的金家寨(时称立煌县)。

抗战胜利前,省会虽有过变动。例如:1943年1月3日,省会搬到了叶集,1月5日又搬到了霍邱的李家圩,1月19日,省会又搬回了金寨。


一直等到抗战胜利后,省会的宝座再次被合肥拿下。

合肥这一坐就是三年,到1948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安徽省会被还给了安庆。不到半年,省会搬到了芜湖。等到渡江战役开始后,省会再次搬到了徽州(今黄山)。

安徽的徽第一次担任了省会。

建国后,安徽被分成了皖南行署区和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的驻地就是芜湖。

1952年8月25日,行署区撤销后,安徽的省会变更成合肥。

1958年安徽的省会正式成为了合肥!

于是,合肥作为安徽省会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