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小编进场!2020再添一谜:这回,90后能借股市改命吗?

2020-07-08   新10亿商业参考

原标题:新媒体小编进场!2020再添一谜:这回,90后能借股市改命吗?

文| 文刀

头图 | 东方IC

2020年7月6日,注定会是个股民们铭记的日子。

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300点,两市成交量突破1.5万亿,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美元……

五年前从牛市跌落熊市的阴霾,终于拨云见日。

但A股向来是“牛来疯”,来的快,去得更快。

一天后,股市陷入震荡,前期暴炒的金融股全线回调,题材股开始轮动,创业板再次起飞。

那在大起大落、震荡不断的K线背后,2015年后才入场的新股民们,都是什么反应呢?

01

“前公司配股没赶上,

市价买入,赔了75%当学费。”

@老白 28岁 海能达前员工

三年前,机缘巧合下,什么都不懂的我开始炒股了。

那时我刚刚跳槽去海能达不久,有一天上班,公司突然通知:给三年以上的员工有偿配股,价格12.8/股。

当时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而海能达的股价已经涨到了22元/股,我们部门有个同事是老股民,他形容这次配股为“简直是在地上捡钱”。

后来,基本有资格的员工都参与了这次配股。

但我是新员工,没有资格参与有偿配股,因为这事,炒股成了我的执念,很快,我就开户了。

我选的第一支股票还是海能达,有两个原因:

一是身边所有的同事都在讨论公司的股价,我觉得自己陷入了“信息茧房”的怪圈,有一种莫名的自信,熊市里我司的股价也会一骑绝尘;

二是海能达在深圳素有“小华为”之称,华为没有上市,“小华为”就成了炒科技的风向标。

我是20元/股的时候买的,买了2万块。

本以为是回调的时候抄了底,没想到其实是在山顶上了车,很快海能达的股价就一落千丈。

尽管我在谷底前跳了车,但还是亏损惨重,在75%左右,2万块的本金入市,最后剩了不到5000块。

但幸亏我是自己买的,还能跑,参与有偿配股的老员工比我更惨。

有人在苦等5年的解禁期,只求到时候别亏的太多;还有人当初到处借钱,凑了大几十万,现在账都还不清……

回头再去看那段魔幻的经历,感觉自己就是别人口中的“韭菜”,明明什么也不懂,却急吼吼的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都送进股市交学费。

去年年初,股市有过短暂的“小阳春”,我买了一点TCL,迟迟没有涨起来,一怒之下我就把交易软件给卸载了。

上周开始,陆陆续续开始有了“牛市来了”的消息。

我重新下回软件,没想到一年前的TCL,反而小赚了一笔,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从衣柜里拿出了一件好久不穿的衣服,一摸兜,发现竟然里面有不少零花钱。

这两年我也攒了一笔小金库,但这次并不打算把积蓄都扔进股市,毕竟三年前买海能达留下的阴影,还历历在目。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鼓吹牛市的人越多,我反而越想置身事外。

02

新韭的致富秘籍,指数基金。

@大海 24岁 某创业公司程序员

我开户的日子是个好日子,2020年5月20号,前段时间刚经历了分手的我,决定从此谁也不爱、一心搞钱。

但我是理工科,根本看不懂什么K线啥的,两眼一抹黑,后来听说有个大学同学在券商上班,就找他取经。

他给我指了一条路——指数基金。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指数基金,但后来了解了一下,说通俗点就是跟踪某一个股票指数的基金,比如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

在他的建议下,最终我买了沪深300ETF、中证500TEF、创业板ETF。

说实话,这次“牛市”启动的毫无征兆。而6号早上指数跳空高开并且一直涨到5.71%,彻底点燃了市场的热情。

但我认识的老股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来及的上车,他们踏空的踏空、追高的追高,感觉错过一秒就错过了几个亿。

反倒是我,一个股市“小白”,稳稳地坐在“牛市”的车上。

从5月底到现在,ETF的收益率竟然都达到了20%左右,虽说和炒股的大佬不能相比,但我很知足了。

至于里面的两只股票,我当时只是看着价格低所以随便买着玩玩的,能赚钱纯属意外之喜。

“牛市”来势汹汹,但我已经准备卖掉一部分,低买高卖,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在股市里尝到了甜头,现在,我对炒股越来越感兴趣了。接下来,我打算先学一下怎么看大盘、看走势。

我为什么要学投资、理财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就像我们参加高考。什么都不懂全选B,或许会蒙对几道题,但永远也拿不了高分。

我想的很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

03

“牛市”前夜开户,基民败走股市

@小周 25岁 某上市公司新媒体运营

说起理财,我的起点其实是支付宝。

从2016年到2020年,从余额宝到基金,支付宝基本就能满足我对理财的需求。

这几年,我买了不少基金,有亏有赚,但总体平均下来,还是赚的要多一些。

我偏好的版块一直都是医药、消费,恰好今年都踩得挺准,上半年通过基金赚了一些零花钱。

小周购买的一部分基金的收益率

赚了钱,心态就有点飘,我开始磨刀霍霍向股市。

我爸很支持我,给了我10万当启动资金,上周一,我正式开户,从基民转变为股民。

我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年底收益率10%~20%,把10万变成11万。

也是巧合吧,到了上周四周五,自媒体、媒体上就有关于“牛市来了”的声音。

我挺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恰好在“牛市”前夜开了户。

但开户成功,不代表就上了“牛市”的车。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股民,选股票就像是在三千多只股票里抓阄,抓到哪个算哪个。

结果可想而知。

我选的第一支股票是益丰药房,买在最高点,买了以后就开始跌,承受不来这种大跌的心里落差,我马上就卖了,结果还是亏了超2000块。

2000多块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我在北京上班一个月的房租了,听见了自己心里在滴血。

7号,大涨过后开始震荡,我又买了恒生电子,没想到尾盘跳水,涨幅又回撤了。

果然所谓的“牛市来了”都是别人的狂欢,雨女无瓜。

04

“我是熊市磨练过的次新韭。”

@岚岚 26岁 某自媒体财经编辑

说实话,打我记事起,我的人生就一直和A股息息相关。

我爸爸是资深股民,从96年开始炒股,童年时最深的记忆之一,就是原来券商现场交易大厅里密密麻麻的人群,和滚动着公司代码、涨跌信息的大屏幕。

大学毕业后,我从事的工作也一直和财经、股市有关,很自然的进了炒股的坑。

我第一份工作里有个同事算我的半个指路人。他是个很传奇的人,13年拿着11万开始炒股,一年后只剩2万,搭上了上一轮牛市的快车,2万又成功翻身,赚了几百万。

受他影响,从2016年到2018年,我看了很多关于股市、投资、理财、风控方面的书,也一直在玩模拟仓。

2018年末,模拟仓的盈利水平稳定在30%~50%后,我带着零花钱进场,成了股民。

股市里有个梗,是从韭菜进化来的。新股上市第二年叫次新股,新韭菜炒股第二年叫次新韭。

我经常和身边炒股的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就是在熊市磨练过的次新韭。

2020年截至目前,我的主账户收益率是40.58%,虽说和股神级别的高手不能相提并论,但也算是稳扎稳打,比自己预期的成绩要稍微好一些。

岚岚今年的收益率,显示超过了96%的基金经理

周一时听说,由于最近“牛市来了”的风向吹的正起劲,很多大爷大妈们都去券商营业部开户了,90后们在券商APP上开户的,也被卡在视频连线认证环节,前面排了60余人。

说实话,在A股,牛市不是新股民入场的最好节点,反而是熊市,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你磨练。

另外,都说新股民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历来牛市,都少不了新股(jiu)民(cai)冲锋陷阵。

但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新股民都是有备而来,他们从没轻估过这场炒股游戏的难度,比如我。

结束语

7月6号的暴涨,相信是很多90后第一次经历“牛市来了”的行情。

但作为“牛市”的新鲜血液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牛市”里分一本羹。

最早入市的大白,2018年初就被割了韭菜,好好的新股民变成惊弓之鸟;专注于指数基金的大海,歪打正着成了“牛市”赢家;从基金转战股市的小周,落得个被股市“吊打”的窘境;而未雨绸缪的“次新韭”岚岚,已经吃到了这波“牛市”的红利。

那牛市真的来了吗?

据微信热词指数显示,在近一个月时间里,“牛市”关键词的热度,已经从一个月前的10-20万,昨天飙升到了2600万+。

7月6日,A股总市值一天内涨了3.4万亿,1.6亿股民人均赚了超过2万元;7月7日,两市成交额再次突破1.5万亿元。

显然,市场情绪已经到位。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牛市”,其实也不用太在意,或许“牛市来了”说多了,它就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