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受一时寂寞,不取万古凄凉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
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遭受短时的寂寞;而那些以攀附权贵为人生目标的人,终究会孤独一生。有远见的人能够通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能够看到不远处的未来,所以他们宁可忍受暂时的寂寞,也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受永久的凄凉。
解读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记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可见,成功者都是孤独而执着的。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修养的体现,是难能可贵的一种风范。
司马迁受宫刑后,潜心努力十九年,方有传世佳作《史记》;李时珍历时四十年的辛苦著作,才造就了医学圣经《本草纲目》;诺贝尔多次死里逃生,废寝忘食数年,终于研制成功TNT炸药;爱迪生失败了无数次,才发明了电灯泡;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二十二年时间,才写出《物种起源》一书,等等。
其实,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都是要用寂寞去偿还的。没有寂寞的人生,只能是肤浅的人生、平庸的人生。想要抵挡寂寞,不如去享受寂寞,享受心灵空旷的刹那,享受漫无边际的漂流,享受寂寞如黑夜般弥漫的感觉。
要知道,只有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黑暗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挨过去,天也就亮了。
不忍伤残念,不为贪冒心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
一缕一丝,勿容贪冒,
便可为民物立命,为天地立心矣。
译文
一点慈悲恻隐之心,是使民众生存、万物生长的基础;
一种“君子有所不为”的风骨节操,是支撑天地的柱石。
所以即使是一条虫、一只蚂蚁那样小的生物,君子也不忍心伤害它们;一丝一线的财物,君子都不会贪为己有。这样就可以使民众安乐生活,使万物顺利生长,在天地间树立一种精神,使民众与万物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
解读
能够做到这般的慈悲,这般的有风骨,那么确实可以做大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善良与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我们都不缺少同情心与慈悲心。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老百姓常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天地之间,正因为我们有慈悲之心与善良之念,才使世间万物生养繁殖,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人们具有善良的品质,是人类社会与世间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气节风骨,则是支撑天地的基石。符合道义,可为人类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事情应当做。只谋求自己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做。一个没有气节傲骨的民族,一个没有道义廉耻的社会,不可能长久存在与发展。中华民族历来不少有气节的人。正是这种气节风骨,支撑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
念虑只差毫厘 人品直判天渊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天渊矣。
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译文
以积累货物财富的心思来积累知识、学问,以追求功名的念头来追求真理道德,以关爱妻子儿女的感情来孝顺敬爱父母,以保住权利地位的计策来保护国家利益。有了这种由此入彼的转念,在意念思虑上仅有毫厘之差,但已经由平凡变得高尚了,人品有了天壤之别。人们为什么不尽快猛醒呢?
解读
人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得失所迷惑,其实就是眼界格局受于限制,没有大的肚量难成大事,如何不计较眼前得失,还需要有明确目标和方向,还需一个积极的心态!
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赚钱求财,赚钱求财只不过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如果只贪图名利,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人与人本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有的人所拥有的知识与学问,以及由之而来的情趣和德行,却可以将其与别人区分开来。所以,分一点求财的痴心来求学问,是非常必要的。
好的德行之所以为好,思虑的方向正确罢了,心本赤诚,应细细品味,找寻人生所向。
厚德以积福修道以解困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yà)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
上天不给我很多的福分,我就多做善事来面对这种命运;上天用劳苦使我疲乏,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身体;上天用厄运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如果做到上述各点,上天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解读
毛主席说: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去对待它。
人性中有一个弱点,即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批评你,很多人都说你这样不好不对,自己也就产生了怀疑,进而抛弃思考为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年龄与日俱增,斗志衰减,容易相信命运上天注定,叹息天命难违。然而,命虽注定,活法我定,我命由我不由天。
古人常说“天助自助者”,如果能勇敢地面对与接受现实,就不会畏惧命运的摆布。换言之,对一个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人来说,他只相信事在人为,所以当置身困境之际,便不会自暴自弃,也不自叹命运多舛,而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有希望。厄运与困境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困境,在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命运对人的安排既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不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处境,都应该能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处世的态度去对待它。
为人处世如果能具备这样的韧性,不畏艰难险阻,把逆境和灾难当作磨炼,又有什么事能击倒自己呢?祸福相依,所有经历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失意勿失志,得意不忘形,笑看风云变幻。
人品极处,本心使然
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译文
文章写到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地方,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得恰到好处;品德修养到最高境界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使自己的精神回到纯真朴实的本然之性。
解读
有位富商讨了四个妻子:第一个妻子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抢来的,长得如花似玉,很美丽;第三个妻子,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就要辞世,他决定考验一下哪位妻子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于是将四位妻子叫到面前,对她们说:“我不久于世,你们平常都说对我好,如今谁愿意和我一起去阴间远行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的,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妻子说:“尽管我是你的妻子,可我不愿受苦,我最多送送你!”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欣慰地点点头,与世长辞。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妻子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妻子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妻子是指在生命中陪伴我们的人,活时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妻子是指每个人的本心,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生活中,如果想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首先要让自己保持善良的本心。一个人想要到达远方,就要踩在善良的踏板上。一个人想要拥有至高的人品,就要让自己这颗善良的心始终经得起考验。只有做好内在的修为,才能够拥有外在的成就。当我们从善心启程,就不会逾越心灵的界限,失去办事的分寸,自然会修得本然却至极的人品。
作者:良知修行,贵州省毕节市人,中学教师。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