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原地铁1号线
记得4月份
小编说的太原地铁1号线项目的进展吗?
880重磅 ▏太原地铁1号线年内开建!
近日
关于太原地铁1号线
又有重大进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太原市发改委批复
近日,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公示《关于报送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报告中显示,经请太原市政府同意,并通过专家论证,对太原市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批复。此举标志着省城地铁1号线距离开工,又迈出重要一步!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总投资约220.97亿元
技术经济指标为6.78亿元/公里
建设周期预计为60个月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地点
涉及太原市万柏林、迎泽、小店3个行政区
西起西山矿务局
经西矿街、迎泽大街、东中环、马练营路
至武宿机场
线路全长约28.6公里
设车站24座
车辆基地1座
停车场1座
及主变电站2座
主要技术标准
车辆拟采用A型车
直流1500V架空式接触网供电
最高运行车速度为80Km/h
为双线右侧行车
正线轨距为1435mm
初期采用一个交路运营(西山矿务局-武宿机场)
近、远期采用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营方式
大交路为西山矿务局-化章街东站
小交路为西山矿务局-龙城大街东
高峰小时发车对数分别为
初期13对、近期22对、远期28对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20.97亿元
技术经济指标为6.78亿元/公里
其中:
资本金40%
融资60%
资金来源为采用PPP模式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随着太原地铁1号线
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太原市政府批复
说明这一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2
太原站片区路网改造
7月29日
由中铁十四局二公司负责施工的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建设工程
太原站东广场及配套路网工程
双塔北路改造工程等
顺利完成建设
太原站片区大变样
据太原市住建局建管中心介绍,上述项目已基本完工,仅剩后续的绿化、交通设施完善以及远期的地铁1号线站台、太原站东站房、迎泽大街东延等施工。值得一提的是,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是国内首次采用管幕结构施工成功下穿特级火车站。
南北两端“下穿”太原站
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建设工程是迎泽大街东延的控制性工程,是太原市向东拓展的主通道之一。目前,迎泽大街在火车站的南北两端“下穿”,已经形成南北各一条单向行驶的下穿通道。下穿工程主要包括下穿太原站两条463米的通道,其中管幕段南北长分别为102.5米、107.6米。施工中,采用的是管幕结构法施工工艺,这是我国新兴的暗挖工艺。采用这种工艺下穿火车站在全国尚属首次,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采用这种新工艺,降低了施工风险,又不影响火车站的正常运营。
施工中,首先要完成南北通道40根钢管的盾构施工,再将这些钢管小通道分别切割、焊接,彼此进行“穿针引线”,连成两个环环相扣的整体通道。之后,施工人员还要在狭小的通道内绑扎钢筋,再整体浇灌混凝土,最终形成永久的坚固“外壳”,也就是管幕结构。这个新管幕将永久成为下穿通道主体结构。最后,便可开挖管幕结构中间的土体,进行路面施工,最终形成下穿隧道。
东广场可“即停即走”
太原站具有110年的历史,属于特等火车站,旅客到发量日均13.3万人次,每天有140多辆列车发往全国各地。可以说,现有的西广场以及站房难以满足这么大的客流量。新建的东广场、东站房及周边路网配套工程,使太原站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东广场已经完成建设,配套绿化也将很快完成。今后,除了现有的西广场及站房外,太原站还将配建一个东站房,将成为部分列车的候车、检票、乘车通道。
据中铁十四局太原站东广场及配套路网工程常务副经理于世飞介绍,太原站东广场现已全面完工,配建的高架落客平台,桥面宽度为33米,单向六车道,由242块钢箱梁组成,将来启用后可像机场接送站一样实现“即走即停”。于世飞表示,太原站东广场采用高架平台进站为主、地面进站为辅、地下负一层出站的基本接送模式。
广场范围内自下往上依次为地铁站、设备层、地库及出站集散大厅、地面广场、高架送客平台。其中,地面层总面积为2.61万平方米,包括1.2万平方米的中央广场区域、7400平方米的公交车接送旅客区域、6700平方米的出租车接客及停车区域。负一层总面积为3.2万平方米,其中车库面积2.3万余平方米,出站集散大厅面积8500平方米。地铁预留工程为地铁1号线预留车站,位于地下车库中央,为地下二、三、四层空间。
另外,新建的太原站东广场北侧是全省最大调蓄池——五六号调蓄池,该调蓄池是将五号、六号缓洪池功能合并的一处“升级版”调蓄池,命名为“五六号调蓄池”。该调蓄池采用全地下的布置形式,长149.1米、宽68.9米、深19.5米,设计容量11万立方米。主要用于解决东起太行路,西至铁路线,北起迎春街、马道坡街,南至朝阳街、双塔二马路范围内的雨水排水问题,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目前,这个调蓄池的建设也全面完工。
交通路网更趋完善
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也已完工,与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的南北通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路网,形成一个交通循环系统。
据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常务副经理杜廷柄介绍,该工程位于太原站以东,呈南北走向,工程起点是杏花岭区的小沟街,终点是迎泽区的晨东街,全长1920米。工程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通道。其中,地下通道工程由4条地道组成:双塔路为双向四车道,西幅起点为五龙口街,终点为郝庄正街,总长1.37公里;东幅起点为五龙口南巷,终点为朝阳街,总长0.79公里。该工程主要包含管线迁改施工、地道及机电安装工程、地面道路及安装工程、电力管道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等。
目前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地面道路和地下通道已全部竣工,有望于二青会开幕前全面投入使用。据中铁十四局太原站片区项目经理韩仲慧介绍,太原站四周已形成环形路网,将来投入使用后周边的迎泽大街、迎泽大街东延段(规划中)、建设路、双塔北路将实现互联互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路网、便利公众出行和提速太原市经济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待太原的交通越来越便捷!
来源:山西卫视、FM904山西综合广播
太原晚报、太原新闻网、现代轨道交通、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