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韩籍居民因何向长宁社区干部比了一个“V”字手势?

2020-03-17   长宁政法综治

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陈容超、李嵩楠 选稿:丁怡隽

  前两天,仙霞新村街道泰荣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给韩国籍居民崔先生解释隔离期间注意事项的时候,他向社区干部比了一个“V”字,大家都很诧异。随后,崔先生用生硬的中文解释道:“明白,一天,两次(测温)。”听到崔先生的回答,大家都豁然开朗,也很欣慰外籍居民能如此配合工作。

  一个被误解的"V"字,背后意义是……

  尽管崔先生刚回上海,但回来前,社区干部已经提前联系过他并说明了一些国内情况。回到社区后,居委干部们积极与其交流沟通,懂一点汉语的崔先生全程很配合工作,并向帮助自己生活起居的社区干部表示感谢。

  境外疫情爆发以来,天原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伟强有着不小的压力。作为居委下属小区,泰荣苑共有209户居民,其中外籍居民共有30户,目前已有21户外籍居民住回小区。

  在街道、居委、物业的三方协作下,小区自涉外入境居民住回以来,防控工作井然有序。“我们尽可能事前多做一些工作,与这些涉外入境居民及时沟通,积极交流。”李伟强介绍。

图片说明:小区自制多国语言宣传横幅

图片说明:边门封闭后,保安亭设置为临时观察室

  为了能够向外籍居民解释隔离期间的相关信息,居委也想了许多方法。如联系居民的单位人事,请会中文的人事帮忙向其转达信息。同时,制作了多国语言的宣传材料,供外籍居民及时了解最新的防控政策。

图片说明:严格掌控人员进出信息

  近期,各居民区在街道统一管理下,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做好涉外入境居民的防疫管控工作。在这背后,街道为各居民区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三个加强”落实辖区内涉外入境人员防疫管控。

  加强人员统筹。街道迅速成立涉外入境人员防疫管控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市、区工作部署,第一时间从各部门抽调5名同志专门负责涉外入境人员接送工作,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确保接到指令后,由专人专车将相关人员及时、安全接回社区。

图片说明:社区干部和卫生工作人员核对工作信息

  加强物资保障。街道及时出资购置了2台翻译机,特别制作了多国语言的温馨提示卡等宣传材料,提供到各居民区,并积极发挥社区单位小语种志愿者作用,为居民区做好涉外入境人员防疫宣传告知工作提供便利。街道加大了防护服、口罩、鞋套、医用防护帽等防护用品补给,对接送车辆做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确保落实接送人员、上门人员防护措施。

图片说明:小区每日进行公共区域消毒

  加强全程指导。街道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健全街道、居委会两级信息沟通机制,指导23个居民区积极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涉外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上门测量体温、签订告知书等工作;发挥居委会、物业志愿者作用,设置33个专用垃圾收集点,专人定时做好涉外入境人员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垃圾清运工作,对重点楼组开展叠加消毒措施。

图片说明:专人清理社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