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记者见面会,6名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奋斗者与记者见面交流。
出席发布会的是:
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述永;
河北省援鄂抗疫第一、第二批医疗队队长袁雅冬;
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
武汉经济开发区环卫工人张春香;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廖君;
志愿者杨雪。
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述永:
全省30多万妇联执委全部下沉抗疫一线
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述永介绍说,今年这个节日非常特别,湖北的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而昼夜奋战在第一线的一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二是社区干部,而这恰恰是两个女性占比最高的群体。
李述永介绍说,湖北省妇联在省防疫指挥部和全国妇联工作要求下,2600多名专职干部,30多万妇联执委全部下沉一线,带领广大妇女姐妹投身这场在荆楚大地上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抗疫大决战。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就妇联组织在抗疫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向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述永提问。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徐旭
李述永在回答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参加疫情防控的全过程中,她感受最深的是妇联组织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
“党有号召,群有行动,这是群团组织的使命所在。”李述永称,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妇联第一时间发动各级妇联组织为湖北募捐,款物达到2个多亿。湖北省妇联也发挥其优势,及时将这些款物送往一线,解决广大医务人员的特殊困难。
另外,当湖北省妇联得知孕产妇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后,积极争取湖北省防疫指挥部的支持,出台了“孕产妇保护37号文”,开通12338心理咨询热线,24小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还号召广大妇女姐妹立足家庭、立足社区,守小家、顾大家,当好门栋防疫的好帮手。
总之,在防疫过程中,妇联组织展现出来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感受到了妇女半边天的力量。”李述永称,在防疫过程中,各条战线都能见到姐妹的身影,她们都留下了坚实足迹。
“无论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还是坚守在基层的社区干部,以及成千上万名城乡的巾帼志愿者,她们都用自己实际行动书写了全民抗疫、巾帼有我的豪迈篇章。”李述永称。
护士长钟小锋:
重症病房里抗战60多天,要与疫情抗争到底,没有时间去害怕
作为武汉市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在ICU工作了16年。疫情发生60多天来,钟小锋和她的团队日夜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大家顾不上家中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女。
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不能有丝毫懈怠。钟小锋所在的病房收治的患者进来时基本都无意识,没法交流。“经过我们的努力,患者有时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能跟我们有互动,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觉得付出很值得,也更有信心去继续战斗。”
钟小锋说,“我们平时ICU就收这些重症结核患者,本身就是一个呼吸道的传染病,我没有时间去害怕,只是工作中做得更细致,因为我要带领我的团队们合理防护,合理运转,用更专业的知识去护理患者战胜疾病。”
环卫工张春香:
第一批进重症病区做保洁,以后还会把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
张春香说:“我是武汉经开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今年1月28日,接到公司通知,要派人到协和医院西区做保洁。当时我想,遇到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我要站出来。我们区一共有15个人被安排在协和医院西区做保洁。我主要是在大楼病区做保洁。每天消毒、收集,垃圾打包。心里说实话,很恐惧。
我看到北京专家、黑龙江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专心致志的在给病人治病,心想,别人是外地的都来帮我们,我是武汉人怕什么呢,我们的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
“请大家放心,我们还会好好保洁,把我们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她说。
记者廖君:
敌情不退,我也不退
廖君说:“我是一名新华社记者。从去年12月30日以来,我一直战斗在抗击疫情报道一线。这段时间,同事喜欢叫我“铁人”。其实我们几百位在前线的新闻工作者都是铁人,我们必须用铁的意志、铁的行动来报道好击溃疫魔的战斗。”
廖君说,和其他女同胞一样,她身上也有多重身份:在家,是两位七旬老人的独生女,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名军医的妻子。在岗位上,是工作20多年的记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武汉上大学、安家、工作……她熟悉这座城市的一街一巷,了解武汉人的喜怒哀乐,这也提醒她,要向世界讲述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经历的一切。“这段时间,我和其他女记者一样,顾不上家,更顾不上照镜子。但男同胞们说,我们戴着口罩的脸庞也挺好看。”
廖君说:“战斗不分男女,只有我们进,敌情才会退。许多同行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敌情不退,我也不退。我的一位90后同事深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他说,这里是我应该出现的地方。我想,这也是我要说的。”
医疗队长袁雅冬:
只有亲临现场深入病房,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专家
“哪一个队员没有父母,哪一个队员没有亲人牵挂?有的队员孩子刚刚出生,有的队员为此推迟了婚期,相当一部分都是80后90后,他们第一次面对这么重大突发事件,不远千里支援武汉。我有义务更有责任把大家平平安安的带回家。”作为河北医疗队队长,袁雅冬坦陈,她作为队长的最大压力是全体队员的安危。
“我们相信只要有效防护就能保护好自己,只要科学救治就能挽救生命。”她说,医者是需要探索精神的,只有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只有亲临现场深入病房,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专家。
志愿者杨雪:
我不是一开始就勇敢,但我想和大家一起保卫我们的大武汉
提到站到抗疫一线的勇气从何而来,青年志愿者杨雪说:“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勇敢。那天,在医院工作表妹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送她去上班?我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很害怕,毕竟医院还是很危险。可是她是去一线救人,她都没有害怕,我觉得我应该帮她。在路上她还一直教我怎么防护、怎么消毒,她还告诉我,她会保护好自己,叫我不用担心。她的坚强、勇敢和乐观消除了我心底的顾虑,这是我第一次心态的转变。”
“还有一次,在执行物资运输任务的时候,当时我在等红绿灯,和并排停着一辆军车,车里的兵哥哥看到我志愿车的贴标,于是,他摇下车窗对我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我感到很震撼!他们是来援助武汉、是来帮助我们的,他们却还在给武汉加油,给我鼓劲。这一刻,我觉得作为一名武汉人,我必须勇敢站出来,为了武汉慢慢变好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要的口罩在这里!全国口罩预订信息共享平台上线
女报记者武汉纪事〡方舱社区:生活正在继续
战疫封面人物〡甘肃援湖北“90后”白衣战士:我们已长大,担责正当时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楚天都市报(ID:ctdsbgfwx 记者 陈凌墨 周萍英 陈倩 刘丁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ATtu3AB3uTiws8KuZ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