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孩子就成了家里的快乐源泉,家里边的氛围容易变得充满乐趣和笑声。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家里的老人,都是对孩子宠的不得了,要是孩子哭闹起来,就会束手无措,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孙女就赖在姥爷身上,谁都抱不走
这天宝宝在姥爷家玩耍,一看到姥爷开门回到家,就吵着要姥爷抱着,跑到姥爷身边,姥爷也是十分自然地孩子抱在手臂上。
到了中午,姥爷要做饭了,姥爷抱着孩子一起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做饭。小姨看见姥爷要做饭,抱着孩子不方便,就伸手过去说:"来,小姨抱你"。姥爷也跟孩子说:"姥爷要做菜,让小姨抱下先"
孩子一听到这话,就马上哭了起来,还极力挥着小手说:"不要,不要……",脸上充满了抗拒,并且更加抱住姥爷的手臂,黏住姥爷。
姥爷看到孩子都哭了起来,也就没有把孩子给小姨照顾了,而是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拿着菜刀切菜,十分宠爱孩子。
看到这里网友纷纷发表了评论:
网友一:不愧是隔辈亲,这姥爷跟这孩子的感情深呀,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网友二:这姥爷对孩子是充满了宠爱呀,一手切菜一手抱孩子,对孩子好好呀!
网友三:这孩子这么喜欢姥爷,粘着姥爷不肯放手,估计也知道姥爷对他很好,哈哈哈。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在外工作,让老人来照顾孩子,老人对孩子隔辈亲,孩子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要是孩子哭起来,就立马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充满了宠爱,但这样的一种宠爱,容易惯坏孩子,孩子容易无理取闹,一味要求父母满足自己。
那么,如何防止将孩子惯坏呢?
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宠坏,爸爸妈妈照顾孩子的时候总是帮孩子做好了各种事情,不舍得让孩子这么辛苦,其实这种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很多妈妈不想让孩子扫地、洗碗,怕他们辛苦,这样孩子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根本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生活中让孩子多点动手操作,可以让孩子帮助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2、制定规则,明确宠爱孩子的底线
面对孩子的无理的要求、哭闹等等,家长一定不能选择满足孩子以制止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是要明确跟孩子表明态度,如果孩子的要求过分了,跟孩子说清楚他要求的不合理性,坚定自己的态度,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哭闹爸爸妈妈也不会答应自己,就不再采取这种方式。
跟孩子制定好规则,教导孩子要尊重老人,听爸爸妈妈的话,要是孩子无理取闹,爸爸妈妈要严格起来,教导孩子,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家长、老人爱孩子可以,但是要有原则,不能过度的宠爱和满足孩子。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孩子,坚守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思考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不会把孩子给惯坏。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