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成华区有着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的印记,如今早已被熊猫基地、东郊记忆、339天府熊猫塔等覆盖。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成华区将打好“熊猫”“工业遗产”和“新经济”三张牌,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契机,把一个老工业城区变为发展文旅和新经济的高地,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为打造大熊猫世界级IP,围绕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将大熊猫的生态、文化价值和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成都市将规划打造“熊猫之都”项目。成都熊猫星球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全世界最佳大熊猫观赏地,也是成都周边熊猫旅游线路的组织起点。
该功能区将大力塑造大熊猫文旅品牌,深度开发熊猫原创IP、熊猫主题公园、熊猫主题餐厅、熊猫主题演艺等泛熊猫型文旅产业链,构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科研科普、都市休闲、文化创意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生态、居住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将功能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熊猫保护示范地、世界级熊猫文化策划地,打造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东郊记忆艺术区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针对该功能硬件设施建设:成华区采取的是产业园区、商业街区、生活社区“三区融合”建设的方式,整合万科、龙湖等4大商业综合体、3条步行街、2处滨河带、2处地铁站,以东郊记忆为中心,将形成体量超过百万平米的泛娱乐体验消费新商圈;通过连片开发,采取政企互动方式,推进八里——二仙片区5.5平方公里的片区有机更新。
作为成都市“精品旅游轴线”上的一颗明珠,在沙河城市公园、二仙桥公园等生态空间有机融入工业元素和生活场景,依托东郊记忆周边大体量新兴商业载体,培育形成文化体验新商圈,形成西部泛娱乐消费体验新高地。
紧扣文旅成华“一轴线三品牌”建设要求,对现存的15处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景区化营造,打造文创新工坊、文旅新地标。
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批准的第一个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主导、共享经济为特色。坚持以“三个转变”推动传统园区向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将2000亩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教育、公服、生态用地,还设立新经济服务中心,精准提供一站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基本实现 “办事不出功能区”。坚持以“三个提升”推动生产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型升级;坚持以“三大工程”推动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升级。
下一步,成华区将以“天府成都 文旅成华”引领全区转型跨越发展,围绕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实施“文旅兴业” 等行动,充分发挥文旅“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天府成都 文旅成华”的示范片区。
天府早报记者 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