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股“无视”指数调整不断新高,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2019-08-21   华讯投资

今日A股三大指数平盘附近开盘,全天维持窄幅震荡。三大指数目前依然远离5日均线,有回踩需求。所以指数这里是要等5日线上来后再做选择。科创板今日出现大幅杀跌,亏钱效应较大。

盘面来看,深圳特区板块今日继续大幅分化,但仍有超10家涨停,依然是当前市场短线主题。但是对于短线选手来说,这类题材并不好把握,需要极高的对盘面与题材的理解能力。一旦接力股不能封板,亏损就会很大,因此对于没有第一时间“上车”的人来说,做这个题材很被动,接力的性价比并不高。

那题材股既然这么不“友好”,操作难度大,其实习惯了超短的投资者也是可以转变一下风格,操作机构股的,在机构股里做T,可以依然延用自己的超短风格,但是性价比不会差,确定性更高。

做机构股的思路,华讯君之前也一直在提示,科创板正式交易首周,华讯君就曾预判主板、中小创市场的机构话语权会越来越高,因此建议投资者转变思维,用机构思路选股和交易。

这不,昨天前海开源基金的杨德龙认为,外资可能会加速流入A股市场,特别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以及标普道琼斯指数,三大国际指数纷纷提高A股的纳入因子。而对于很多外资基金,它们的业绩比较基准就是这些国际指数。所以这可能会提高这些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需求。因此外资在未来流入A股的资金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从而随着机构持股比例提升,机构主导行情的风格将越来越明显。

大家都知道,上半年,机构“抱团”大消费非常明显,从公布的中报数据来看,大消费依然是机构最大持仓方向。而大消费的逻辑就是物价上升,从而通过涨价提升业绩。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阶段,具有稳定业绩增长的大消费容易获得机构资金的认可。

此前,招商证券做过一个关于机构“抱团”的研究,认为机构“抱团”一个板块的周期通常是13个季度,而大消费抱团的起始时间目前有争议,如果从2016年算起,差不多已经有了13个季度;而从2017年算起,那么只有10个季度。当然,不能刻舟求剑,招商证券认为一个方向“抱团”瓦解,始于出现一个板块业绩更加高速的增长。

而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中报数据来看,不少5G和华为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已经出现大幅增长,比如汇顶科技、沪电股份等等。虽然从逻辑上来看,大消费目前依然有物价上升以及经济不景气的逻辑在,但是昨天的文章中,也指出了大消费行业的估值在全球来看并不“便宜”,当然,市场给了大消费“确定性”溢价也无可厚非。只是,继续在已经涨高了的大消费中寻找机会,目前难度较大,性价比也不高。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下半年以来,由于在大消费里寻找优质标的的难度加大,不少资金开始关注大科技的机会。华讯君也多次提示盘面中出现了机构调仓换股的迹象。包括今天的市场,也是大消费整体调整,但是机构继续拉升优质科技股,特别是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科技股不断新高。主要逻辑是,目前在中报披露的密集期,资金愿意给业绩确定的公司更高的溢价。

根据华讯君统计,剔除2018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今日有53家公司股价盘中创近一年新高。

大家可以发现,在今日53家创新高的个股当中,有20家来自电子行业,8家来自医药生物行业。而这两个行业近期披露的业绩都表现不错,自然得到了资金的追捧。同时,也与昨天文章中从估值角度选出的方向也基本一致。

同时,大家也可以发现,近期表现较好的科技股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所以5G和华为产业链是华讯君频繁强调的方向,未来依然值得关注。拉长周期来看,这些目前不断创新高的优质科技股,明年回头看,当前股价可能还只是“半山腰”上。

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执业证号:A0950618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