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放蟹苗季遇上疫情防控期,高淳有妙招!

2020-02-06   高淳发布

一年之计在于春

此时节正是养殖户投放蟹苗的佳季

作为中国螃蟹之乡的高淳

如何让“防疫”与“生产”两不误呢

来看看TA们怎么做的吧~

阳江镇:

“四个一律”,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老人家,疫情期间,养殖户来拿蟹苗一定要做好信息登记,要避免聚集、分批交易,还要告诉所有人一定要戴口罩。”2月2日,在一字村蟹苗销售点刘维西的塘口,阳江镇副镇长李玉涛、镇农业农村科科长孙巨良等正拿着《告知书》宣传,并与她签订《承诺书》。

刘维西说:“阳江镇对我们蟹苗销售点非常重视,在疫情期间,部门领导亲自上门给我们宣传,我们一定响应政策,确保安全第一。”

在西莲村的贻盛家庭农场内,工人全部佩戴口罩在塘口挑选优质蟹苗,阳江镇的流动党员志愿者也在详细询问各地来拿蟹苗的养殖户信息,并做好在册登记,确保一个不漏。

李玉涛介绍:“不同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别强,耽搁了一时就误了一季,我们阳江镇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同时将服务靠前延伸,向蟹苗销售点发放《告知书》并签订承诺书,设置流动党员志愿岗进行信息登记,确保‘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作为高淳区螃蟹养殖大镇、中国螃蟹之乡的阳江镇,养殖面积高达8.5万亩,养殖户有5000多户。为使农业生产不受疫情影响,阳江镇提前谋划、高效部署、得力防控,对全镇162处经营户进行信息摸排,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四个一律”的管理标准切断传播根源,筑牢疫情防线,让群众放心生产、安全生产。

“四个一律”

一是向所有养殖户、蟹苗销售点、水产投入品经销店一律发放宣传《告知书》并与他们签订《承诺书》;

二是要求各经销点一律根据计划安排销售,不得多人现场同时交易,保持安全距离,客户交易完成立即离开;

三是交易时所有人员一律佩戴口罩;

四是所有经营主体、客户一律按要求登记有关信息。

古柏街道:

这封《告知书》,满是“金点子”

2月3日下午,在古柏街道戴家城村的一个蟹苗养殖场里,淳小妹看到刚从苗塘里捕捞上岸的200公斤蟹苗,正由4个工人快速地把一只只优质蟹苗分捡出来,一包包称完重、打好包的蟹苗被放在了蟹舍前的道路旁边,跟往年不同的是分拣师傅们全部都佩戴口罩,同时,往年蟹苗开塘口时,有众多的成蟹养殖户围成一圈来拿蟹苗的场景也不见了。

这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蟹舍前,该蟹苗养殖场经营人戴红斌从车上走下车来,开始把蟹舍前一袋袋蟹苗搬放到车里。

在认真学习了《告知书》后,戴红斌决定第二天开塘捕捞蟹苗出售。他打电话通知4名有熟练挑选蟹苗经验的分拣师傅,明天来养殖场开工,接着打电话给本地老客户,告诉他们开塘的消息,并告诉他们,为减少人员聚集,需要多少蟹苗自己送过去。他又购置口罩、联系送货的面包车……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开工了。

古柏街道地处固城湖和石臼湖之间,得天独厚的天然水环境资源造就了这里的螃蟹养殖业异军突起,成为富民产业之一。目前,街道螃蟹养殖面积1.4万亩,其中,每年700多亩蟹苗培育塘口生产的优质蟹苗达到150万只左右。

古柏街道出台了当前“防疫”与“农业生产--春放蟹苗”的技术规范与指导意见,同时,安排专人协同各村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螃蟹养殖户进行信息摸排,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区《“防疫”与“生产”两不误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古柏街道第一时间根据“四个一律”的管理标准,又起草印发《给螃蟹养殖户的告知书》,为当前“疫”期的蟹苗春放指明了方向。

为不耽误农事,街道把《告知书》通过各村委及时下发到养殖户手中,同时,要求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螃蟹养殖户和蟹苗销售点以及水产投入品经销店一律通过现代通信手段联系卖家,再根据需苗情况安排销售计划,优先考虑给本地客户提供蟹苗,错开交易时间,建议采用送货到客户的方式销售蟹苗,不得多人现场同时交易,保持安全距离,客户交易完成立即离开;进入交易现场的所有人员一律佩戴口罩;车辆进出做好消毒工作,禁止和来疫区客户进行交易,所有经营主体、客户一律按要求登记有关信息,同时与经营主体签订《承诺书》,确保落实到位。


三保村村民魏泉头经营的全胜家庭农场蟹苗培育塘口,现场3个工人佩戴口罩挑选优质蟹苗,只有一个客户在提货,魏泉头已经按照要求进行登记客户的信息。


魏泉头介绍说,“我的蟹苗培育塘口28亩,都是本地老客户年前预定的,肺炎疫情对我们蟹苗销售有一定的影响,但《告知书》让我下一步做好蟹苗销售有了‘明灯’,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既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又不误生产,除了自己安排送货,对要来塘口取苗的客户,我就安排错开发货,每次发货现场只有一个客户。”

正在这时,农服中心负责人俞宪政和一名农技员前来上门服务,检查《告知书》精神落实情况,并了解蟹苗的销售情况。

他介绍说:“从昨天开始,古柏街道各个蟹苗培育塘口的经营户都开始向成蟹养殖户提供扣蟹苗,春放蟹苗正有序的开展起来,从今天检查的情况看,经营主体都能按照《告知书》要求去做,我们街村两级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砖墙镇:

蟹苗交易点对点,不给防疫开小口

“大家一个一个的到我这来登记,在自己车前等着,不要聚集,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喊名字,喊到了的人就到医护人员那里测体温,然后去拿蟹苗。”在砖墙镇盛家桥卡口,在农服工作人员小夏的引导下,十几位来自各地的蟹农有序的等待着。


春暖花开,又是蟹苗投放时,按照往年的惯例,每一次的蟹苗交易除了让蟹农们能够现场实地查看蟹苗养殖现场,也是经营户与蟹农们聚会交流的好时机,大家少则聚餐一顿,多则聚会几日。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蟹苗采购成了蟹农们的烦心事,尤其是许多向安徽等地采购蟹苗的农户。蟹苗投放耽误不得,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如何协调保障各方利益成了一大难题。“就开一个小口,让我们拿一下蟹苗。”蟹农们这样要求,然后疫情防控不容一点疏忽,不能开一点小口。

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不面对面交易?精准管理,把好关口,定点交易,砖墙镇这样解答。在群策群力下,蟹农们通过电话与经营户联系,让经营户将蟹苗定时运送至盛家桥等苏皖交界卡点并隔板送入,蟹农们则依次到达卡点,并在值班人员的全程监督引导下领取蟹苗,线上或者是疫情结束后结算。

“以前我们拿蟹苗都是到安徽当地的养殖户家中去拿,现在因为情况特殊,为防患未然,也为了不延误农时,政府给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我们都很感激。”蟹农谷先生表示。

为确保蟹农安全,砖墙镇对交易地点进行定点安排,并对卡点工作人员进行布置,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前来交易的蟹农进行体温测量以及登记,另一方面,安排志愿者对聚集蟹农进行疏散引导,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加快交易速度,安排志愿者帮助蟹农将蟹苗运到车上。

区农业农村局:

“三大举措”来助力

打稳打赢农业生产保卫战

螃蟹养殖是高淳区的传统富民产业,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蟹苗投放的重要窗口期,区农业农村局落实工作责任,科学高效组织蟹苗投放工作,推动螃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工作统筹。对各镇街苗种投放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全区螃蟹养殖及蟹苗育种基地情况,截至目前,蟹苗投放面积98572亩,占比达49%。

强化组织引导。联合各镇街结合入户调查,科学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走访指导,向蟹苗培育场发放《告知书》,签定承诺书,向螃蟹养殖户发放《蟹情技术要点(第一期)》,说明河蟹健康养殖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蟹苗培育场所在村设置党员流动服务岗,在蟹苗销售点现场监督协助登记备案。

强化服务意识。苗种来源地为区内的,由螃蟹养殖户所在镇街农服中心出具购苗出行路线图证明,打通交易通道;苗种来源地为区外的,由区农业农村局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对接,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在卡口进行交接,卡口做好登记工作,确保全区蟹苗投放工作有序进行。


来源:阳江镇、古柏街道、砖墙镇、高淳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