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2019-05-08   旭东读史

石嘴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宁夏北部,介于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毗邻,南与银川市接壤;东屏滔滔黄河水,西依巍巍贺兰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辖2个市辖区、1个县,常住人口80.30万(2017年末)。

石嘴山,俗称石嘴子,因贺兰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设立石嘴山市。1972年,归属银北地区。是一座新兴城市,号称“ 塞上 煤城”,生产无烟煤而闻名中外。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唯一获得“ 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

境内著名景点有:黄河、 贺兰山、平罗钟鼓楼、沙湖、马兰花大草原等。

2018年12月,石嘴山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石嘴山市常住总人口为80.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60.42万人,占总人口的75.2%。全年出生率为9.73‰,死亡率为5.83‰,自然增长率为3.90‰。 [3] 市内有汉、回、蒙、满等24个民族。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98亿元,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7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3.2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01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5.1︰63.0︰31.9,调整为5.2︰60.4︰34.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951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7.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9.8%。

2017年,石嘴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7.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2%。

2017年,石嘴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86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947元,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3.84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80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4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53.64平方米。 [3]

第一产业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7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36.66亿元,增长4.7%;林业实现产值0.34亿元,下降2.7%;牧业实现产值10.04亿元,增长5.1%;渔业实现产值5.39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94亿元,增长3.8%。

2017年,石嘴山市粮食播种面积68.14千公顷,增长2.1%。粮食产量44.89万吨,增长1.4%。

截至2017年底,石嘴山市生猪出栏6.82万头,增长7.4%;羊出栏58.74万只,增长4.4%。肉类总产量2.63万吨,增长7.9%;牛奶产量8.75万吨,增长2.3%;水产品产量6.08万吨,增长5.6%。[3]

第二产业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65.15亿元,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0%。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下降1.4%,重工业增长7.3%。2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3.4亿元,增长35.6%;主营业务成本600.1亿元,增长39.2%;实现利润总额58.0亿元,增长14.4%。工业产销率达98.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底,石嘴山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4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10亿元,增长4.5%。[3]

第三产业

2017年,石嘴山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55.9%。商品房施工面积702.43万平方米,下降16.1%;商品房销售面积79.92万平方米,增长27.2%;商品房销售额23.35亿元,增长15.2%。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8亿元,增长8.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70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8亿元,增长6.5%。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0.64亿元,增长13.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50亿元,增长6.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58亿元,增长8.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56亿元,增长12.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烟酒类实现零售额增长44.2%,化妆品类增长2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8%,书报杂志类增长21.9%,日用品类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55.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54.6%,金银珠宝类下降14.0%,粮油、食品类下降8.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5%。

2017年,石嘴山市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327.42万人次,增长14.5%;实现旅游收入23.89亿元,增长22.7%;人均消费729.82元/次,增长7.1%。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64亿元,增长63.4%。其中,进口额11.75亿元,增长74.4%,出口额24.89亿元,增长58.7%。

2017年,石嘴山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49亿元,增长5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55亿元,增长7.5%;电信业务总量9.94亿元,增长6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2万户,下降10.0%。移动电话用户89.63万户,增长4.4%。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02万户,增长36.4%。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6亿元,下降1.1%,其中:增值税7.26亿元,增长39.2%;个人所得税0.43亿元,增长13.0%;企业所得税0.91亿元,下降12.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2.67亿元,增长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0亿元,增长10.7%;教育支出12.23亿元,增长0.6%;科学技术支出0.91亿元,增长32.1%;文化体育与传媒1.50亿元,下降1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0亿元,下降18.2%;医疗卫生支出9.01亿元,增长23.7%;环境保护支出9.12亿元,增长1.5倍;农林水事务支出8.45亿元,下降20.3%。

截至2017年底,石嘴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59.47亿元,增长2.8%。其中:住户存款376.85亿元,增长8.1%;非金融企业存款89.09亿元,增长1.3%;广义政府存款91.20亿元,下降7.3%;非银行业存款2.29亿元,下降75.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71.38亿元,增长11.5%。其中:短期贷款197.06亿元,下降9.4%;中长期贷款196.92亿元,增长29.3%;票据融资76.21亿元,增长55.0%。

2017年,石嘴山市实现保费收入7.67亿元,增长2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1亿元,增长23.6%;人身险保费收入3.77亿元,增长29.2%。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额2.63亿元,增长8.0%,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额1.94亿元,增长22.2%;人身险赔款及给付0.69亿元,下降18.4%。

2017年,石嘴山市公路货运量4219万吨,下降13.9%;货运周转量59.33亿吨千米,下降0.1%。全年公路客运量859万人,下降24.3%;客运周转量3.14亿人千米,下降23.8%。

截至2017年底,石嘴山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73万辆,增长5.8%,其中营运汽车保有量1.40万辆,下降5.4%;非营运汽车保有量9.33万辆,增长7.9%。个人汽车保有量达到9.55万辆,增长6.9%。[3]

石嘴山市惠农区南大街俯瞰

石嘴山市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60多公里的包兰铁路,74公里的京藏高速公路,70公里的109国道和90公里的110国道纵贯南北;大平、平陶、红礼、姚汝等公路干线横穿东西;平汝线和厂矿专用铁路线,以及79条公路支线组成四通八达公(铁)路网;通车里程约120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黄河航运拥有渡船39艘,浮桥2座,渡口11个,航线144公里;陶乐黄河大桥已经建设完成,成为沟通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的又一交通要道;另有石嘴山黄河大桥沟通宁蒙两区的跨区交通要塞。机场:沙湖机场(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