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强大的军舰,可不被斯大林同志待见,库兹涅佐夫因此被贬官

2019-07-09   顾氏造船厂厂长

(文中部分文字内容由施展/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授权发表)

《战舰世界》游戏中的 66 型中型巡洋舰

1945年9月27日的苏联政治局会议上,一群重量级人物在讨论“战后第一个十年军舰建造计划”,针对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为重巡洋舰配置11英寸或12英寸主炮的问题,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副院长斯塔维茨基海军中将在会上进行了发言:“海军需要的是能胜过外国那些装备8英寸主炮的重巡洋舰,而搭载11英寸或12英寸主炮的军舰不能算巡洋舰,而要算作战列舰。”

斯大林回答道:“斯塔夫茨基同志是对的,但无法保证我们不会被再次甩下。当我们建造了装备9英寸火炮的巡洋舰之后,其他列强国家又会建造火炮口径更大的巡洋舰。”之后斯大林又问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建造搭载着3座双联装或2座双联装12英寸火炮、装甲能够防御9英寸炮弹的巡洋舰来对付敌方装备着8英寸火炮的巡洋舰怎么样?”

当时,正在接受研究论证的82型重巡洋舰计划配备9门口径介于210~230毫米(9英寸左右)的主炮。在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看来,搭载220毫米主炮的82型舰足以在保持技术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在恶劣天气中保护计划建造的苏联海军航母免遭规模庞大的美国海军巡洋舰编队的攻击,并全面压制美国后条约重巡洋舰。然而,领袖却希望在82型重巡洋舰上装备口径更大的305毫米(12英寸)主炮。

装备220毫米主炮的巡洋舰的坚定倡导者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这时,库兹涅佐夫再次向领袖推荐搭载9英寸炮的巡洋舰计划。斯大林提出,该方案成立的前提是其他国家的巡洋舰将继续搭载8英寸炮。没等领袖细说,库兹涅佐夫就再次发言为装备9英寸主炮的巡洋舰做争取。他表示:“搭载9寸炮和12寸火炮的巡洋舰都可以击穿装备着8寸火炮的巡洋舰,但是9寸火炮的射速更快,单位时间抛射的弹药质量更大。”

听罢,斯大林没有再坚持之前的想法。而就在一年半以后,库兹涅佐夫突然被解除了海军总司令的职务。没有了库兹涅佐夫的阻挠,斯大林终于能够将整个82型重巡洋舰项目纳入其掌握范围内。很快,82型的主炮口径被从220毫米扩大为符合领袖心意的305毫米。而库兹涅佐夫却在1948年1月被按上了莫须有的罪行接受审判和监禁,并在降衔为海军少将后发配到远东,带着他的“9英寸炮情结”离开了海军的权力中心。

“慈父”斯大林为了其钟爱的82型重巡洋舰,不惜打压库兹涅佐夫,最后他不得不承认220炮巡洋舰是必要的

在库兹涅佐夫失势之前,海军总参谋部就在海军元帅的授意下基于当时正在研究的65型轻巡洋舰的战术技术任务书提出了一型全新的“高攻击力”巡洋舰的概念。该型舰预计将装备220毫米口径的主炮、航速高达36~38节,并带有一定的轻型装甲防护。1947年10月30日,海军内部为其制定的战役战术任务书由接替库兹涅佐夫的新任海军部长尤马舍夫海军上将批准通过。

依照这份战役战术任务书,该巡洋舰的基本武备包括:搭载于3座三联装炮塔内的220毫米火炮,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125发;5座双联装130毫米远程防空炮(经研究后增加到6座),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250发;4座四联装45毫米防空炮,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1000发;鱼雷武器和航空设施未作要求,其余参照65型的设计方案。

该型舰的标准排水量初定在约15000吨,装甲防护配置如下:装甲堡舷侧、舵机舱、装甲堡横舱壁和主炮塔座圈厚度60毫米,水平甲板厚50毫米,指挥台、战斗情报部位以及烟道外罩厚20毫米。主动力装置为锅炉涡轮动力装置,使用3台功率为55000马力的齿轮传动式涡轮主机。舰的最高航速不低于37节,经济航速18节。辅助动力包括由柴油机动力装置驱动的、用以提供战役经济航速的艏部螺旋桨以及一种能够在短时间(2~3小时)内将舰的航速提高到39~40节的柳利科式喷气加速推进装置。在使用柴油机时的续航能力为4000海里,配合使用蒸汽轮机可延长到6000海里,用于主锅炉的燃料贮备能够保证以最高航速持续航行6小时。适航性及总稳性应保证在任何海况和风力条件下的正常航行,并在最高8级海况条件下使用武器。舰员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5平方米,按食品贮备量确定的自持力指标为20昼夜,此时,暂未对舰上军官和指挥人员的居住标准做出规定。其他设计要求包括尽力提高舰艇的浮力和抗沉性并尽可能地保护螺旋桨和舵,该型巡洋舰将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同类型舰中最强大的火力。方案代号КРЛ-22。

该方案的战术技术要素如下:装备9门220毫米主炮,12门130毫米高平两用副炮,24门45毫米防空炮;舷侧主装甲带和主甲板的装甲厚度均为60毫米,装甲堡的壁面以及上甲板的厚度为30毫米,甲板托架和船体内部的防护结构厚20毫米。主动力装置功率为4×55000马力,四轴四桨推进,另备有2具福伊特·施耐德公司的叶轮式辅助推进器,最高航速35节,标准排水量22000吨。

КРЛ-22巡洋舰项目总结报告在1947年11月由海军造船总局水面舰艇副署长,后来升任海军副总司令的海军上校工程师科托夫签字通过。同年12月10日,海军造船总局局长伊萨钦科夫海军中将工程师签发了《海军造船总局对于装备220毫米火炮巡洋舰战术技术要素方案的结论》。

在1951年初的例行会议上,斯大林对新制定的造舰计划进行了审查。他在会上指出,由于美国海军在战后新增了装备203毫米火炮的重巡洋舰(即“得梅因”级重巡洋舰),苏联海军当时正在批量建造的搭载152毫米火炮的68比斯型轻巡洋舰无法与之抗衡,而让装备305毫米火炮的82型重巡洋舰与之交战又不经济。基于这样的判断,最高领袖下令立即着手研发一型与美国同类战舰相比火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且航速更快的新型“中型”巡洋舰,这正是之前遭废黜、降级为海军中将的库兹涅佐夫所梦寐以求的理想战舰(在这里本厂长不得不为库兹涅佐夫高声喊冤)!

66型的假想敌“得梅因”级重巡洋舰

同年7月,斯大林将库兹涅佐夫从远东重新召回莫斯科,并再次任命他为海军部长。经过初步研究,中型巡洋舰的主炮口径被确定为220毫米,排水量24000吨,首舰计划于1957年交付。当年11月27日,工程编号为66型的中型巡洋舰的战役战术任务书得到库兹涅佐夫的签字批准。

66型中型巡洋舰的基本作战任务包括:

击败装备203毫米主炮的敌方重巡洋舰,并消灭敌方的轻巡洋舰;

压制敌军中口径岸防火炮,并摧毁敌方岸上设施;

增加己方舰队轻型兵力的战斗稳定性。

圣彼得堡中央海军博物馆中陈列的 66 型中型巡洋舰模型,注意远处是 82型重巡洋舰的模型

66型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约为22000吨,满载排水量约26000吨。计划安装的武器装备有:搭载于3座СМ-6型三联装主炮塔内的9门220毫米火炮;发射初速950~1000米/秒,最大射程约50千米,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100发;安装于4座沿中轴线布置的БЛ-109А型双联装非三向稳定炮架上的8门130毫米火炮,在舰的首尾各装备2座,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200发。另一种副炮的选择方案为安装于6座双联装三向稳定甲板炮塔内的12门130毫米火炮,布置在舷侧(类似68比斯型轻巡洋舰副炮布置方式的每舷3座),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250发。

舰上的近程防空武器包括24门搭载于6座СМ-20-ЗИФ型四联装炮架上的45毫米自动火炮,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800发;24门搭载于6座БЛ-120型四联装炮架上的25毫米自动火炮,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为1000发。

游戏中的66型中型巡洋舰

无线电技术设备包括雷达设备、光电设备、声呐设备以及战斗情报中心,这些设备必须确保:对水上和空中(包括远程警戒)目标进行搜索和目标指示;在任何天气和能见度条件下进行识别、领航以及展开编队航行活动;截获敌方的雷达回波并对其进行干扰;在中央火控部位的引导下对海/对岸射击或者由2号和3号主炮塔自带的火控设备对两个目标进行射击;高平两用火炮可在给定的俯仰范围内对两个空中目标进行射击;45毫米防空炮和25毫米防空炮各自可对3个目标进行独立射击。

装甲的防护水平为:装甲堡区域的舷侧装甲厚150毫米,水平甲板厚90毫米;舷侧和甲板装甲的端部应能保证免遭203毫米弹片的贯穿;主炮弹药库、旗舰指挥所和总指挥所等重点部位应能抵御美式203毫米穿甲弹的直击,在任意航向角有90链或更大距离的自由机动区。备用指挥所的装甲厚度不低于50毫米;在设计阶段提出了舰艇的舷侧和整个底部都具备防雷能力的要求,要求能都抵御锚雷的伤害;应装备可调式消磁装置,用来应对磁性水雷和感应水雷;防化方面应保证每名舰员都具备个人防化并备有足的饮用水、洗消用水和食物储备,舰上应装备空气自动探测及报警系统;具备灯火管制能力。

抗沉性和生存性应保证在任意5舱进水的情况下不沉,舰上机械设备和仪器应具备抗爆炸冲击的能力。航海性能要求在任何海况和任何气候下在任何海域航行,并在8级海况以下正常使用武器,舰的旋回直径不得超过船身长度的5倍。可在海面冰层厚度在20厘米以下的结冰海区航行,也可以在有破冰船的引导下在北极航路航行;舰上须装有拖带设备,可以拖航其他任何类型的舰船,此外也应装有被其他舰船拖拽的设备。

最高航速不低于35节,战役经济航速18节,在此航速下的航程为5000海里;自持力为20昼夜,舰员的住舱应靠近其战斗岗位;设备区和生活区应具备保障设备和人员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运行或工作,补给装置应保证注满燃料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上述战役战术任务书的基本内容由海军总参谋部长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和总参谋部作战总局代理局长雅科夫列夫海军少将签字确认。

1951年12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下发第5103-2220号决议,批准通过了海军部制定的66型巡洋舰战役战术任务书中涉及武器装备、防护水平和航速等主要指标的基本战术技术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决议对于该型舰的标准排水量大小尚未明确说明,只是模糊地界定于22000至23000吨左右。

66 型巡洋舰的官方模型

搭载有9门带有独立俯仰部分的220毫米火炮的3座三联装主炮塔沿舰的中心线直线布置,前甲板安装2座,后甲板安装1座;

8门130毫米火炮安装在4座БЛ-109А型双联装高平两用非稳定炮塔内,副炮塔同样沿中线呈背负式布置,前两座副炮塔布置在前部2号主炮炮塔之后,后两座布置在后部3号主炮塔之前;

近程防空火炮由24门配置于6座СМ-20-ЗИФ型四联装非稳定炮座的45毫米防空炮以及24门配置于6座БЛ-120型四联装非稳定炮座的25毫米防空炮组成。

СМ-20-ЗИФ 型四联装 45 毫米防空炮

舰上应配备以下雷达及电子-光学设备:用于搜索海面目标和低空飞机的“暗礁-А”型雷达;用于搜索空中和水面目标并向武器提供目标指示的“俄尺-Н”型雷达;用于对空中目标进行远距离警戒的“岗哨”型雷达;敌我识别装置包括3部“火炬-МЗ”型敌我识别讯号发射机和2部“火炬-МО”型敌我识别讯号应答机。导航系统主要有:带有单个外部显示器(仪器В)和“棕榈树”型组件的“海王星”型导航雷达以及“北方”型接收显示装置系统。

火控与射击指挥系统包括:2部“齐射”型中央瞄准射击指挥雷达;2部“主帆”型主炮塔中央瞄准射击指挥雷达;2部“锚”型副炮塔中央瞄准射击指挥雷达;2部“支索-Б”型炮塔无线电测距仪;4部“俄尺-Б”型小口径防空炮射击指挥系统;2部“太阳光-1П”型热力测向仪;“灯火-50”型协同航行保障设备;成套的巡洋舰用“目标-66”型自动化战斗情报部位;“栈桥-К-66”型检查修理站;水声设备装有1部 “大力士-2”型声呐站。

位于中甲板和上甲板之间的装甲堡内的舱室,应当在甲板、舷侧和横向隔板方向上都具有不小于20毫米的装甲。沿艏柱布置的舱室和紧挨着艉梁的舱室都要配备不小于20毫米的装甲隔壁,且高度不低于主装甲带。

主炮塔炮座、各指挥所和轮机舱的防护应类似装甲堡,其中指挥所应保证在任何航向角下,抵挡规定距离和口径的炮弹时,且不会发生背面崩裂,底板的防弹装甲厚度也不得低于20毫米,与指挥所连同的通道室应由厚度不低于75毫米的装甲管路保护。副炮塔的炮座装甲厚度不低于20毫米,备用指挥所的装甲厚度(包括侧壁、顶部和底部)均不低于30毫米。在驾驶台、火炮护板还有防空炮位旁存放用于首轮射击的弹药箱的地方,都有10毫米厚的轻装甲保护(采用АК16-П型钢),位于装甲堡之外的瞄准、通信和雷达等设备的电缆线路同样应有10毫米的防弹片保护。

66型中型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应大于24800吨,而满载排水量不应大于29000吨。舰的适航性要求能在任何海况和风力状况下在所有海区安全航行并具备操纵性,船型采用高干舷,使其可以在任何航向下在保持32节航速时可在6级海况下(浪高3米左右)使用所有武器,或在任何航向下保持24节航速时在7级海况(浪高5米左右)下使用所有武器,以上两种条件下所有船体结构以及在甲板上露天布置的装置和设备都可以保证安全。

66型巡洋舰在三级海况、正常排水量和深水区条件下的最高航速不应低于35节,在相同条件下的巡航航速和战役经济航速分别为24节和18节,在18节战役经济航速下的续航力不应低于5000海里。机动性能为:在满舵转向时的旋回直径不超过船身长度的5倍,在倒车时可通过船舵进行航行控制。

舰上的居住和生活保障设施根据舰员数量进行配置,具体为:军官81人,海军上士和海军准尉81人,海军中士、下士和水手1216人,共计1378人。此外,舰上还要为编队司令部的人员准备专门的舱室,包括10名军官、3名上士和准尉,4名下士、中士和水手。按照贮备的粮食给养确定的自持力为20昼夜,淡水贮备量可保证5昼夜的使用,之后将使用海水淡化装置保证淡水供应。

66 型中型巡洋舰建成效果速写

66型中型巡洋舰的初步设计工作交给了第17中央设计局负责,此时该局从属于由造船工业部、运输机械制造部、建筑及筑路机器制造部以及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四个部门合并而来的运输与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拥有丰富船舶设计经验的基谢廖夫被任命为66型工程的总设计师。

1952年9月,第17中央设计局完成了66型的初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秉承的主要技术原则为:

1. 在满足海军部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主尺度和排水量;

2. 采用威力巨大、射程较远的220毫米主炮,和“得梅因”级上的203毫米炮相比,最大射程是后者的1.73倍,弹重是后者的1.16倍;

3. 所有主炮塔和副炮塔都沿中线布置,以提高火力;

4. 舰上所有重点部位对203毫米炮弹都有较为可靠的防护能力,对水下的非直接爆炸也拥有较佳的防护能力;

5. 具有较高的航速,超过了“得梅因”级(31~33 节);

6. 无线电技术设备得到了发展;

7. 最大限度地保持与同时代其他国产海军舰艇在武器和设备上的通用性;

8. 尽可能地让66型中型巡洋舰的外形轮廓接近82型重巡洋舰,使对手在识别型号时造成误判。

1953年4月18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颁布的《关于保障建造潜艇和轻巡洋舰的决定》的第1080-441号决议,82型重巡洋舰的建造工作被叫停。但66型工程却没有因斯大林的逝世而立即下马,对66型工程初步设计的修正工作也继续由第17中央设计局展开,并于同年8月完成。

起初,造船工业部将66型巡洋舰的首制舰建造地点安排在列宁格勒第194造船厂(现在的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计划于1953年铺设龙骨,1957交付海军。然而到了1952年的8月份,他们又将66型首舰建造任务的承包单位改到了毗邻的第189造船厂(现在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批量投产的后继舰则定于1953~1956年开工建造,1957~1959年陆续建成服役,建造地点安排在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造船厂(现在的黑海造船厂)、莫洛托夫斯克(后改名为北德文斯克)的第402造船厂(现在的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

本厂长绘制的66型中型巡洋舰方案定型完工想象图(二视图)

1953年12月23日,海军部长库兹涅佐夫下达命令,要求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通过兵棋推演,对66型中型巡洋舰的战术技术性能进行全面评判。推演的假想敌目标设定为同时代最有可能与之发生交战的美国海军“得梅因”级重巡洋舰和“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此外还进行了苏方的66型中型巡洋舰、68比斯型轻巡洋舰和30比斯型驱逐舰组成的编队同美方的“得梅因”级、“克利夫兰”级以及“基林”级驱逐舰组成的编队之间的战术推演。

66型的另一大假想敌“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

根据研究结果,66型中型巡洋舰被认为因火力不足(射速低,弹药发射率小)而无法完成基本的战术任务——击败美国的“得梅因”级重巡洋舰。若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提高火力配置),不适合开工建造。

66 型中型巡洋舰(上)与“得梅因”级重巡洋舰 CA-139“萨勒姆”号(下)对比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的结论使66型中型巡洋舰在国家层面产生了两种印象,一是其排水量过大,与战斗力不成比例,二是有必要接受一系列的改进,而这些改进又会进一步增大排水量。实际上,这是66型工程的战术技术任务书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1954年9月10日,造船工业部长诺先科在递交给苏联部长会主席的关于介绍66型中型巡洋舰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结果报告中,提出了中止66型工程全部工作的问题:

根据苏联部长会议在1953年4月16日发布的第1080-441决议,造船工业部承诺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技术设计的准备工作。然而经过项目审查,我们发现66型中型巡洋舰的初步方案不适合展开进一步的设计工作,其建造费用高昂,建造此类大型舰船又会占用造船厂、武器和机械设备的制造供货工厂的大量产能,这会对目前海军所急需的其他舰艇的设计和建造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请求不再开展66型中型巡洋舰的技术设计工作。

有关终止66型巡洋舰进一步进行技术设计的决议草案中如下:

“接受海军和造船工业部关于终止装备220毫米炮的中型巡洋舰的进一步开发工作,国防部承诺与造船工业部一起对66型工程的初步设计及其修改过程的费用进行核对,并与其他部门协调安排原定装备于66型的新型武器装备的后续工作。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卡冈诺维奇,1954年9月16日”

66型中型巡洋舰作战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