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撰文 / 小跑一下
编辑 / 小叶
出品 / 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前段时间,小编看到一则消息。一个跑友跑了个半马晒了朋友圈,下面有人评论说:“麻烦你跑个半马就别发朋友圈了。”
这回复看得我挺生气。就不说半程马拉松怎么就不能晒朋友圈了,就人家自己的朋友圈,想晒什么晒什么,你管得着?要我的性格,肯定早就把这个人拉黑了。
不过话说回来,“不就一个半马吗?随便搞定”、“现在谁还跑半马呀”、“半马还晒朋友圈”……很多人潜意识里说出的这些话,其实暴露了自己的一种“跑步歧视”。
跑步歧视,在跑圈并不少见。你遭遇过吗?
说实话,跑步时间长了,很多人都不自觉会有种优越感:跑步的歧视不跑步的,跑得好的看不起跑得差的,跑得快的鄙视跑得慢的,跑越野的瞧不上跑马拉松的......
几乎很少有跑者能当着众人的面坦然地说出自己成绩差,甚至没跑过马拉松。因为在有些跑步的人看来,你不跑马拉松,就好像不是跑者似的。
去年10月份,歌手周笔畅参加了芝加哥马拉松赛前的5公里挑战赛。
本以为这么一条正能量的微博,会引来很多人的点赞,没想到一戳开评论,我还是惊呆了,有很多人居然在喷她:
“她的这个五公里是在侮辱跑步人。”
“才5公里,作秀!”
“把来回的机票和住宾馆的钱捐了,然后在家门口跑5公里,比去那有意义多了!”
“五公里还需要去大满贯赛事吗?国内就可以跑,差劲!”
“跑五公里还到芝加哥来参加!钱多了没处花?”
“5公里也好意思出来秀?”
......
诸如此类的留言,简直让我大跌眼镜,其中很多还都是跑者的留言。看完之后,我就纳闷:“原来5公里都不算跑步了?原来跑得少要被歧视?原来去哪跑还得给网友汇报?”
其实,了解一下周笔畅的跑步故事,你就会知道,她还是比较励志的。她曾经因为患有哮喘,所以恐惧跑步。之后,她克服恐惧心理,坚持运动,到各地参加比赛,身体力行地鼓励粉丝奔跑起来。
当然,励志是一回事。但就算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去平常的地方,跑了一个平常的5公里,也不应该受到嘲笑。你可以指责她的团队用“周笔畅跑完马拉松”来误导大众,但不能指责她“你才跑了5公里,好意思吗?”
因为,别说5公里了,在我看来,只要跑,哪怕几百米,都是跑。
所以,下次别人问了能跑多少的时候,你就坦荡地告诉他:“我目前还没跑过全马”、“我现在能跑5公里”、“我全马成绩5小时多”......没什么的。
前段时间,演员郑恺在微博上晒了自己的10公里成绩,58分钟。
可以看到,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他的配速还是6分开外,但2公里的时候,配速就到了6分内。
能感觉得出来,郑恺自己也很兴奋,他表示,10公里,1小时内到达!
不过,众多跑友却给他浇了冷水。很多跑步的人看到他这个成绩之后,纷纷表示:“太慢了”、“以前以为他很快,看了这配速,呵呵了”、“小猎豹不太行啊”......
看到很多人借自己的配速来贬低郑恺,这就有点过分了。且不说这是不是郑恺很轻松跑出来的,就算是他最好的10公里成绩,那也应该点赞不是吗?
“跑得慢活该没水喝”、“就7分配速还叫跑步呀?”......相信这些话你也没少听过。什么时候跑得慢就要被嘲笑、被贬低了?跑个步而已,还要“唯配速”论?
谈起跑得慢被歧视,我一个朋友可是有话讲。完成去年的北马之后,她加入了一个跑步群,群里的一个跑友加了她。“嗨,你全马成绩是多少呀?”她如实相告:“5小时30分左右吧。”本着你来我往的心态,她也反问道:“你呢?”结果发现,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了。
“好尴尬,我……还能说什么?”
跑得慢的歧视跑得快的,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大家都在拼PB、拼速度,甚至有人高调称:“跑步本来就是拼速度的竞技运动,跑得慢就是浪费资源!”比如今年的包头马拉松,最后一名因为跑得慢,就被发抖音嘲笑了。
这就大可不必了。要搞清楚,马拉松是竞速运动,但跑步不是;况且,马拉松这个竞速项目,也还有规定关门时间呢。只要在关门时间内完赛,又有什么可嘲笑的呢?你要知道,6小时跑完马拉松比3小时跑完马拉松,要忍受的痛苦多了去了。
再者说,你笑话别人比你慢,比你快的又笑话你比他慢,有必要吗?除了当今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所有跑者都迟早会遇到比自己快的人。何况世界纪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浪总会被一波波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说到底,跑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自己跑就好了,我们既不必去在乎别人的感受,更加不必去diss别人跑得慢、跑得少。大家各有各的跑步目的,互相尊重即可。
我们在跑步之后,经常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你碰到任何问题,去跑步就能够解决。
所以很多人在跑步之后,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优越感十足。就像修行一样,认为自己进入到了禅意的境界,看世间万物都是一种俯视的状态,而且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跑步的人和不跑步的人。还逢人便说跑步的好处,如果你不跑步就好像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诚然,跑步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运动。它可以缓解你的压力,控制焦虑情绪,缓解一些疾病,帮助你减肥,提升心肺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但本质上,它只是一项运动,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跑步之后,你还是那个你,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所以,我们跑步的人大概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去评判或者歧视那些不跑步的人的生活方式。
“身体那么差,一看就不跑步”、“和你们这些不跑步的没什么话聊”、“你连马拉松多少公里居然都不知道”......这样的话,最好少说。
老实说,跑步跟琴棋书画一样,都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爱好这种事情太私人了,有些人可能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我一个同事,身在跑步公司,他也试过要跑起来,可试了几年,怎么也喜欢不上,不跑步就难受,结果最后失败了。但相反,他非常喜欢踢球,每周都去踢大场,你能说他这样的生活不健康吗?
跑步作为一种对身体很好的运动,你自己深受其益之外,可以劝别人跑跑,但他要是不跑,也别嗤之以鼻,毕竟,这是个人选择而已。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希望跑者对待跑步是这样的一个态度:
当别人说我们跑得慢、跑得少的时候,我们不要自觉低人一等,自卑到尘埃里;
当我们自己跑得快、跑得多的时候,别自觉高人一等,动辄鄙视这个歧视那个;
当不跑步的人不理解马拉松、不理解跑步的时候,别一上来就怒目相对、横加指责。
我更希望跑者,因为跑步而变得健康快乐,对待跑步而不卑不亢,这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对待世界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