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没想到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2019-07-30     保山日报网

谁能想到,2019年6月21日,在首都北京,贫困县的民族同胞走进了CCTV7;谁能想到,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美丽整洁、载歌载舞;谁能想到,贫困群众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日子,已经轻轻叩响大门……

走进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县云南省龙陵县象达镇大场村,娓娓讲述与傈僳族父老乡亲一起走过的自豪的脱贫致富路、甜蜜的脱贫之路、宽敞的脱贫之路、美丽的脱贫之路……

自豪的脱贫之路

龙陵县象达镇大场村是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龙塘组属于大场村的傈僳族村寨,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户156人。2018年年底,已脱贫32户141人,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在祖祖辈辈的印象里,这里闭塞、贫穷、落后,而2019年6月21日,龙陵县傈僳族刺绣工艺代表团应邀参加了民族非遗研究院、CCTV7乡土栏目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办的《老艺新生》开播仪式,龙塘组窦发保有幸参加了活动。

大山深处傈僳族绚丽的服饰、欢快的舞蹈、山野清风般的调子走进了北京。这对于窦发保来说是何等的自豪与激动:“作为贫困村的一名贫困群众,做梦都没想到会有机会到祖国的首都。我倍感幸运也倍感自豪!回到家乡后一定撸起袖子,带着乡亲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更加努力!”

摘掉穷帽,拔掉穷根,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塘组人民群众在挂包帮单位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帮扶下,凭着自力更生的动力,努力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山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龙塘组傈僳族群众用感恩的心、勤劳的手迎来了家乡的新面貌,自信、自豪从乡亲们的内心油然升起。

甜蜜的脱贫之路

2017年11月7日,在龙塘组三叉河山纪子窝中华蜜蜂养殖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会让龙塘村14名傈僳族群众记忆犹新。

当天,傈僳族小伙曹金海带领群众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日报》《云南日报》和《保山日报》所刊登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容。结合傈僳族山寨实际情况,14名群众重点学习“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精神。

34岁的曹金海笑眯眯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今年8月30日,我们傈僳族山寨25户建档立卡户得到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养殖了125箱中华蜜蜂。通过集中养殖,再过一段日子我们的蜂蜜就可以出售了,大家的收入就会增加了。”64岁的曹正荣非常高兴:“我家得到5箱中华蜜蜂,我们自身要多努力把日子过好一点。”65岁的余春美乐呵呵地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感谢共产党!”

学习结束后,14名群众用傈僳族打歌的方式在中华蜜蜂养殖基地欢聚一堂,兴高采烈地唱歌跳舞。傈僳族山寨群众团聚在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学精神、感党恩、谈发展,有利于群众脱真贫、真脱贫,有利于乡亲增强民族团结。大家表示,一定努力把日子过得像蜂蜜一样甜。

2016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职工分批次与挂钩帮扶的傈僳族群众面对面沟通,向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详细了解群众收入情况,为群众增收想办法、解难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极大地增强了群众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命运的干劲和决心。

宽敞的脱贫之路

“以前下雨天的时候进出村子真的是太难了,现在娃娃走路去上学也不着急了,我们出去赶街也方便了。”面对村里宽敞的硬化水泥路面,村民曹来旺乐得合不上嘴。

2017年4月,原保山市规划局积极主动将大场村龙塘自然村申报为省级村庄规划建设示范村,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项目和资金的注入,改善了龙塘自然村的垃圾收运、公厕建设、道路硬化、供水及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6月,总投资约480万元,长8公里、宽3.5米进村主干道已由泥巴路变成水泥路。

龙塘组进村主干道的硬化为傈僳群众生产及生活提供了方便。现在的傈僳乡亲思想观念改变了,干劲十足了,整村脱贫氛围变浓了。越来越多的乡亲想通过这条宽敞的脱贫之路到外面走一走,他们相信好日子一定在后头。

美丽的脱贫之路

几年来,龙塘共种植核桃2000余亩、茶叶400亩、草果800亩,有40户农户养殖中华蜜蜂200箱、70户群众养殖猪320头、13户群众养殖黄山羊200只、18户群众养殖牛30头,2019年还有15户群众种植烤烟80亩烤烟。如今,龙塘傈僳山寨37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产业发展为群众增收奠定基础。

2016年至2018年龙塘组79户傈僳群众实施危房改造,极大的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争取项目、自筹资金、协调水泥,为大场村龙塘组每家每户开展庭院、入户路及串户路硬化工作,解决“眼球贫困”问题,改善傈僳群众人居环境,补齐脱贫“最后一公里”短板。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大场村傈僳山寨的群众走出了一条自豪、甜蜜、宽敞、美丽的脱贫之路,傈僳山寨父老乡亲做梦都没想到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记者:施媛媛 通讯员:段春燕 董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uZnQ2wB8g2yegNDqS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