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丁克”有传染特征,2个弊端让他们比“铁丁克”惨,自讨苦吃

2020-09-22   蔓德育儿

原标题:“伪丁克”有传染特征,2个弊端让他们比“铁丁克”惨,自讨苦吃

有人年过半百,拼生二胎;

有人还没结婚,就当丁克。

人生的选择,如此奇妙,选择不同,未来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而在选择当丁克的人群中,也有不同,一种被称为"铁丁",所谓铁丁克,就是铁了心当丁克,至死不渝那种。

但丁克中,还有一群人,则是"伪丁克",他们时而动摇,时而后悔,显现出一种对人生对未来的苦恼,以及纠结。

这样的人,比"铁丁"过得惨。

为什么会有"伪丁克"?

中国的古话里有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至少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传承香火,是很重要的血脉联系,如果不结婚、不要孩子,是很不孝顺的。

所以,当丁克这个概念,进入中国的时候,引起了追捧的年轻人,和他们的长辈剧烈的冲突。

但随着时代发展,生活压力,社会竞争,甚至是人际关系,开始出现多元发展,反而催生了更多的丁克。

换句容易懂的话来说,生活太难,吓得年轻人不敢要孩子

第一,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养不起娃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丰富的物质生活,从人生追求角度来说,这没有什么问题,人往高处走。但现实压力,却让他们无法在享受生活和生儿育女中做出选择。

第二,家庭关系难处理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人的个性越来越强烈,所以反而人和人相处,变得越来越难。我们看看逐年增加的离婚率,以及日益尖锐的婆媳矛盾,就能看出这些年轻人,对家庭关系的磨合有多恐惧。

第三,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

为了在社会立足,需要良性竞争,但良性竞争同时也会挤压个人的空间,为了一直站在行业顶端,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参与竞争。

从内到外,都是压力,勿怪许多人选择当定丁克。

但选择当丁克的人中,一定有部分人是"被迫"的,其实他喜欢孩子,喜欢温馨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伪丁克"们,摇摇摆摆,没有成为"铁丁"的原因。

"伪丁克"有传染特征

根据调查,丁克圈是个很有意思的圈层,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的群体里,一旦有人开始选择丁克,身边陆陆续续会有人也选择当丁克。

这些丁克里,有25%有概率会后悔,这种后悔,也具有很强的"传染特征",当熟悉的丁克群体里,有人退缩了,后悔了,受其影响,其他的丁克朋友,也会开始显现犹豫、后悔的倾向。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这样想,原本说好一起当丁克的朋友,突然在朋友圈晒娃,并且带着一脸温馨的笑容。除了感觉被朋友背叛,你最先想到是什么?

我还能不能生?

因为朋友悄悄抛弃了丁克的身份,他们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了,自己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伪丁克"的心态就开始向更多的丁克群体传递,一种焦虑感,让他们不再心坚如铁。

这就是"伪丁克"传染特征的表现。

"伪丁克"有2个弊端,让他们比真丁克过得惨

第一,因为后悔所以高龄产子

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年轻时图热闹,身边三朋五友整日到处玩,没有孩子没啥。到了年纪大了,朋友甚至都当上了爷爷奶奶,没工夫跟你一起聚,这时候寂寞孤独,让你特别想要孩子。

许多丁克,不得不面对后悔当初的选择,不得已在高龄拼生孩子的窘境。

第二,夫妻情感容易走进歧路

老实说,能一直把对方当做"小王子、小公举"一般宠着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家庭,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都会消磨彼此的热情。

孩子,很多时候扮演的是两人之间的缓冲区,当彼此没有秘密,不再有吸引力的时候,借着孩子,能比较容易的跨过中年危机里的情感红线,避免夫妻情感进入歧路。

伪丁克,因为不是真的不要孩子,在这种心理冲突力,很容易激化夫妻矛盾。这种半途而废,或者后悔选择的伪丁克,比真丁克、铁丁要惨多了,至少内心的煎熬就很难接受。

结语

有些路选择了,就很难回头,但如果真的能认可自己的选择,人生一样能过的非常精彩。

前段时间,杨丽萍在微博被人攻击,说她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

但谁又能体会,杨丽萍的人生多么自在。

但如果心里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艰难,所以选择当丁克,就是伪丁克,当跨过那段艰难之后,再想后悔,遇到的困难,可就不仅仅是观念上的了。

你会选择当丁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