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轻点,置身于古色古香的真实戏台;360度景区视频体验,带你逛不一样的蚌埠;踩着节奏,和着音乐,跟随大师一起舞起来……
近日,蚌埠市文化馆数字体验馆正在调试中。届时,文艺爱好者们可以感受全新的学习体验。
实体互动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走进位于蚌埠市文化馆内一楼164平米数字体验馆,共分设VR诗词、点唱吧、互动舞蹈、全息戏曲、文旅骑行、虚拟演播厅等,各式各样的文化“风光”让人感到新奇。
“它是一个大型数字化实体互动体验空间,融合采取虚拟场景、裸眼3D、全息投影、虚拟骑行等现代技术手段,向市民提供文化信息展播、诗词吟诵互动、非遗民俗展示、旅游景点漫游、戏剧场景模拟、舞蹈体验学习等。”技术人员姚贺介绍。
记者尝试了一下“VR诗词天下”项目。记者骑上互动式体感反馈单车,戴着VR眼镜,双手握着体感手柄,做着往前骑行的动作,身临其境地置身于青山绿水间,和经典文化来了一场不一样的“约会”。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下句是什么?只有回答了,才能进行下一关。“相当于体验者徜徉在诗词的海洋里,进行闯关游戏。”姚贺介绍,在名人堂关卡还可以了解每一个朝代的诗人,在诗词发展中关卡中进入失控隧道中了解诗词的发展历程。
随后,记者又来到“文旅骑行”。骑上动感单车,蚌埠的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当地名人等内容就会陆续出现在眼前的大屏幕中。“文旅骑行是一款集锻炼、学习、享受于一体的体验设备。骑行过程中,可以实时反映体验者的心率状况和骑行速度,设备还支持多位体验者同时竞争骑行,骑行结束后会对其速度进行排名。在运动学习中,贴合了体验者的需求。”姚贺说。
走进虚演播厅,整个现场是绿色的,和现实中的演播厅差不多。“这是由虚拟的三维场景和摄像机的人物活动合成视频场景,利用绿幕抠图技术,配上摄影灯光,把人物的全身或半身景拍下。通过虚拟设备合成,使得前景中的体验者看起来完全沉浸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位虚拟场景中,创造出逼真、立体感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工作人员介绍。
喜爱戏曲的市民,可以通过全息戏曲一饱眼福。“这段就是本地泗州戏名角的名片段。”工作人员在一旁介绍,体验者通过敲击戏鼓,切换选择需要观看的戏曲,并把指令发送到真是戏台中,通过3D立体成像全息戏曲表演内容。
"互联网+文化"让数字文化馆魅力绽放
“参演”经典舞蹈、虚拟“骑游”珠城的景点、……漫步数字文化馆,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可体会“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无穷魅力。
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蚌埠市文化馆通过“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科技”的融合,经过精心设计与打磨建设,打造数字文化馆,让更多人的市民走进文化馆,参与数字化互动体验活动,感受文化艺术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文化馆的固有印象,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新鲜,在休闲运动中了解非遗知识、本地文化,提高了文化艺术普及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感、体验感。”数字文化馆相关负责人王梦宇表示,目前数字文化馆设备还在调试中。待开放后,市民通过娱乐体验的方式感受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