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朋友来“大姨妈”时,除了说多喝热水,男生更应该这样做

2019-11-12     名医开讲

在座的各位男士

如果有一天

你的女朋友突然脾气暴躁

看你哪都不爽,还无缘无故发脾气

而你又没惹她

“男生:我又干啥啦”

那这时千万别逼问她自己做错了什么

因为

她可能是大姨妈来了

而有一些直男

却在风头浪尖迎难而上(实力作死)

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首先,1分钟,让你知道女生来大姨妈到底有多惨!

甚至有直男自己整理了一份

《直男经期指南》

其实也看出有很多24k直男不能理解

为什么女生每月都有那么几天

吃啥啥不行,干啥啥生气,看啥啥不爽

还总以为一杯热水就能解决一切

当一个女生说“我来姨妈了”

根本不是想听男生说

好好休息、多喝热水

除非你家水

一杯能去火,两杯能止咳,三杯百毒不侵

所以女生来大姨妈到底是啥样的?

今天就带你们进入 女生の大姨妈世界

如果一次大姨妈按5-7天算

那女生这辈子要来1800天≈5年大姨妈

所以女生们人生一半以上的状态都是

大姨妈快来了

大姨妈来了

大姨妈刚走...

来姨妈前

莫名其妙想哭,心情低落

食欲大开

偏爱甜食和油炸食品

来姨妈后

浑身无力

什么都不想吃,什么都不想做

喜怒无常,看谁都不顺眼

尤其是赶上量多的时候

坐久了从椅子上站起来

那叫一个翻江倒海

医学上也证实了痛经的疼痛程度


10个来姨妈的女生10个不舒服

从轻到重可以划分5个等级

基本3级以上的疼痛程度已经难以忍受了

好比灭霸在子宫里打了个响指

下身被放了个搅蛋器

肚子被人狂捅

所以想哄好来大姨妈的女人?

不可能的!

说了这么多,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姨妈光临时,女性脾气会暴躁了吧

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女人到了一定年龄要来月经呢?

为什么女人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来月经呢?小女孩怎么不来月经?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发育初步成熟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月经初潮提示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增值,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明显波动时,子宫内膜就脱落而出现月经。
不过正值青涩的青春期,此时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即使卵泡发育成熟也不能排卵,故月经周期通常不规律。经过5~7年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后,小主的月经才逐渐趋于正常。
正常月经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周期时限平均为31天,范围21~35天。卵泡期时限变异较大,黄体期则较恒定。经期平均为5天,范围3~7天均为正常,每次经期失血量平均约为35ml,范围为20~80ml。
一般在经期第2~3天失血量最多,血色鲜红或稍暗。粘稠而不凝固。除了血液,月经中还可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及宫颈粘液等成分。
月经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各位小主不要如临大敌,一般月经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由于经期盆腔器官充血及前列腺素的生成,经期的小主可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部酸胀感觉。

众所周知,许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她们常常会说:“又快倒霉了。”“倒霉”是女性对月经的俗称。

月经周期是育龄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反复表现及其生殖道靶器官-子宫内膜结构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目的很直男,就是为接纳胚胎着床做准备。
为什么女人要来月经呢?不仅是女性人类,黑猩猩和刺毛鼠 、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等也会来月经哦。

育龄女性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就是月经。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所致,子宫内膜待的好好的为什么会剥脱?因为她的leader卵巢下达了命令。我们都是好孩子,子宫内膜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子宫内膜就是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下出现周期性变化。
增殖期:月经出血的第5天,雌激素开启子宫内膜表皮修复模式。周期第10~14天,内膜已筑起高台,腺体与间质明显增殖,核分裂相明显,腺体迂曲,腺上皮呈高柱状等。
分泌期:排卵是分泌期开始的标志,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内膜呈现分泌期的改变。
分泌期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是在增殖期的基础上孕激素作用的结果,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有:下调雌激素受体,使雌激素作用减弱;使雌激素代谢加速,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前蜕膜化改变,腺上皮出现分泌变化。
排卵后1-5天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继续垒墙般增厚,腺体更加增大、弯曲;排卵后5-10天为分泌中期,此期子宫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先前的弯曲与扩张达到高峰,子宫内膜的厚度增加,内膜厚且松软此时正是着床的好时期(窗口期)。
如果精卵未相遇、卵子小姐未受精,排卵后12~14天,黄体衰退,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激素的支持,子宫内膜厚度也随之下降,腺体分泌耗竭,间质内白细胞趁虚而入,螺旋动脉受压,血管内血流不畅。
在月经开始前4-24小时,内膜螺旋小动脉出现局部痉挛收缩,痉挛远端的内膜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扩张,血液从断裂的血管流出。
谁能烘干我这颗潮湿的心?给我一点安慰一点叮咛?盼而未得的子宫内膜就这样发出了无声的哭泣。
从整体来说,子宫内膜分为两部分,即功能层和基底层。所以各位小主不用担心,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只限于功能层,基底层是不会脱落的。从月经周期的第3~4天起,基底层上皮又尽职尽责的开启新一轮的再生模式,修复创面,经血即停止。

女性经期造成情绪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从生物学角度看,显然要涉及到月经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动。在经前期、绝经期、产后及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中常见抑郁的发生。看来性激素和抑郁二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情绪波动与文化修养、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由于传统习俗的长期影响,使女性认为月经前必然出现焦虑,这是对女性文化压迫的结果,她们在经前期总是期待焦虑、情绪低落的发生。实验研究也提供了类似的证据:告诉预期1周后会来月经的妇女,医生可以用一套新仪器准确测出她们下次行经的日期。受试者分为3组,第一组:告诉她们月经在1-2天后发生;第二组:告诉她们至少在7-10天后才会行经;第三组:什么也不告诉。然后让她们报告自己经前的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第一组经前浮肿、乳房胀、头痛等症状的发生明显多于第二组。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证据说明情绪与激素水平的关系。如痛经女性的心理发展可能不成熟,表现有神经质的性格。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紧张情绪会促进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进而引起血管变化而大量出血。

假孕则是更典型的事例,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确信自己已怀孕时可见有类似妊娠的闭经、乳房肿胀和早孕反应。这种现象有雌激素的变化因素,而更多的是渴望怀孕和害怕怀孕的矛盾心理所致。子宫内膜切片或阴道涂片研究发现,经前焦虑病人在经前一周内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减少;经前抑郁病人的黄体酮则略低。

看来,生物学因素(激素水平)和非生物学因素(文化、社会、环境)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激素、其他生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又因文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得到放大,二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于是出现一些女性情绪低落的问题。

避免经期“暴脾气”,女性平时应少喝咖啡,多做运动!

目前,医生接诊“经前期综合征”(PMS)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安眠药、性激素、利尿剂等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有人提出用药物抑制排卵防止PMS复发,但存在争议。专家称,对于一年有1/3的月份发作甚至每个月都发作的PMS患者,可预防性用黄体酮治疗以平安度过经前期。

还有专家建议PMS患者改变饮食等生活方式,每天补充1200毫克钙、400单位维生素E,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咖啡因、糖和盐的摄入,多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都可能有帮助。有人还提出补充维生素B6、镁、锰、色氨酸等,但疗效不确切。个体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可帮助患者重新掌控生活。即使不治疗,女性到了绝经时PMS也会逐渐消失。

由于PMS发作期间女性的行为可能失控,很多学者建议她们不要出门、工作,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时间。专家认为,PMS是女性的特殊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如果职场女性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大家应理解到这并非她的真实性格,就能宽容对待。

聪明的男同胞们,不要在送上温开水了,试试这些说不定有用噢!

温经散寒必备:生姜/炮姜红糖水、红豆沙

红糖为生活中的常用食品。卢佩斯介绍,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具有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瘀以及排泄恶露的作用。生姜辛温,辛散胃寒力量强,脾胃虚寒,寒湿体质的MM可以喝生姜红糖水;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宫寒肢冷的MM经期喝炮姜红糖水,不但有助于排除毒素、排除瘀血,而且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

除此之外,经期喝一碗红豆沙、红豆汤或者红豆粥,可以补充因失血而丢失的血浆蛋白、铁、钾、钙、镁等(尤其是月经量多者),达到美容和补血的功效,是女性经期补血的必备食物。

经期排瘀食谱推荐

红豆紫米粥

做法:取适量花生、紫米、红豆提前浸泡半天;将山药削皮,切块;烧开一锅水将所有材料都放入,搅拌一下,再转小火煮40分钟左右;待豆子和山药熟透,可适当加点红糖,补血效果更佳。

玫瑰花茶

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有疏肝理气、降脂瘦身之功效。

山楂桂枝红糖饮

做法:选用山楂15克,桂枝10克,红糖30-50克;山楂肉、桂枝加水同煮,后加入红糖调匀,煮沸饮用。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pM2YW4BMH2_cNUgnu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