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忙忙匆匆 ,有一道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每一个大街小巷,他的脚步永远不曾停留,眼神总是那么犀利,即使前进的路上风雪交加,他依然不曾彷徨不曾迷茫;即使灼日如烈火般烘烤大地,汗水已经浸透他的衣颊,但是,此时的他,黝黑炫目的皮肤却显得格外闪亮,凝视他的眼眸,还是只有锐利和担当。他就是洪洞县公安局巡警防暴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福平。
王福平,三级警督,1995年11月参军入伍,在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服役期间,多次被总队授予“优秀党员”称号,先后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某地坍塌事故救援等任务,多次荣立三等功。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哈尔滨指挥学校。2007年由部队转业到洪洞公安局,他铭记军人誓言,用“忠诚”续写警营之路,因卓越的警务技能,多次被派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人称“铁人王福平”。在全市警务实战技能比武中取得个人全能第三的好成绩,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洪洞县公安局授予“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十佳民警”等荣誉称号。
铁骨铮铮
——功夫过硬强训练精技术
在部队时,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理论水平,王福平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在公安局,他把训练场上的钻研劲和韧劲用到了队员们的训练和管理等工作上,继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不管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有多么困难,王福平都不谈条件,认真完成。他的格言是“看我的,向我看!”。
在开展百日“围猎”行动前,王福平专门组织队员开展对嫌疑车辆拦截查控训练,他详细讲解每一项训练内容,并对车辆盘查中的人员、车辆控制、语言控制、敌情警戒、搜查带离等环节细节问题作示范,队员们很快熟悉掌握了车辆盘查战术的相关要领。他坚持“一切立足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原则,严格训练标准,在训练场上,以一种无言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感染和带领着队员苦练特警技能,夜间进行武器分解结合、蒙眼进行武器分解训练,练就两分钟内完成79式冲锋枪与54式手枪的分解结合。
由于任务繁重,队员中难免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王福平耐心劝导队员,通过家访,向家属了解情况,与大队建言献策,采取人性化管理,很好地缓解了队员们的思想和工作压力,极大地激发了大队成员的工作动力。王福平也是巡特警党支部的纪检委员,在队伍管理、提升素质、加强学习等方面,会经常向大队提出合理化建议。
铁腕执法
——机智从容识良恶擒嫌犯
工作中,王福平的名字总是与“急难险重”连在一起。每遇突发事件,面对穷凶极恶的嫌犯,他常常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决不退缩。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每一起案件的情况都非常复杂,参战之前,临汾市公安市局组织对侦查、跟踪、抓捕、射击等项目进行培训,他全程认真学习,回到大队,手把手、一对一地对每一位队员培训。去东北抓捕嫌犯时,王福平想到了各种可能,他给家人写下了遗嘱。当时以为抓一名嫌疑人,所以只去了六名民警,到达目的地后,经过两天两夜的蹲点勘查,判定应有两名嫌疑人,经向领导请示汇报,确定一旦发现,立即抓捕。
就在王福平跟踪其中一名嫌疑人时,有所察觉的嫌疑人拔腿就跑。经前期研判,嫌疑人身上可能藏有枪支或刀具,箭在弦上,生死一瞬之间,王福平临危不惧,紧咬目标。由于嫌疑人所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给抓捕增加了极大难度。王福平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最终与专案组成员一同将躲藏在某小区楼道暗处的嫌疑人成功抓获。后经审问,嫌疑人不仅是黑恶团伙成员,还曾是辽宁省的柔道冠军,据交代他当时已经发现了紧随其后的王福平,计划王福平一旦进入楼道,就将他杀掉。
返程路上,王福平接通妻子电话,一句“平安”两头泪花······
铁血柔情
——一心为民,乐奉献勤服务
无论是穿军装,还是着警服,他时刻没有忘记过党旗下的誓言,没有忘记过党赋予的使命,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始终与老百姓心连心,积极投身扶贫活动,险事急事冲锋在前,大事小事竭诚相帮,用行动践行亲民爱民。
王福平带领队员们前往赵城镇孙堡村的5个贫困户家中,每到一户,他都会与群众“拉家常”,详细了解家庭情况、经济收入情况、劳动能力情况,并自己出钱为他们购买了大米、油和药品等生活用品。
其实王福平的家并不富裕,他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曾经一年要住几次院,紧随他从军从警之路远嫁而来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一直没有工作,王福平说:“有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群众,群众最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最先在这个时候出现。头顶警徽的那一刻,心中便有了一份更加庄严的承诺。”
面对人民群众,倾情奉献,真诚守护;面对违法犯罪,临危不惧,挺身而出;面对灾难险阻,勇往直前,无怨无悔。这就是王福平。
在洪洞县公安局,还有更多像王福平一样的“铁人”,因为有他们,群众享受着平安和幸福;因为有他们,群众心里涌动着温暖与敬意。(梁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