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现在人怎么样?”
“还有救吗?老师。”
“不行了。”
“出来打球来联系不上了。”
“看监控发现他打篮球呢,打完篮球休息一会在椅子上趴着。”
“平常有什么病吗?”
“没有啊。”
“多大年纪?”
“26岁。”
短短几句对话,一个26的年轻人就这么没了。
据记者报道,11月1日当天,男孩儿的父母多次拨打他的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一整天没接电话,二老心急啊,他们想着所有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却又不敢细想。
11月2日,他们踏上了前往儿子工作地济南的火车,亲眼见到儿子安全,他们才能放心。来到儿子单位,单位同事告诉叔叔阿姨,11月1日下午三点左右,男孩去了球场,此后便没了联系。
得到消息后的父母迅速前往篮球场,并调取监控,视频中,儿子在当天打球时,就已经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手捂着胸口,先是在长椅上歇了一会,随后进入安全通道,此后再未出现在监控镜头里。
球场的工作人员告诉父母,这个安全通道是五楼通向一楼的逃生通道,平常一般都是坐电梯,很少有人使用。
视频来源@果然视频
得到线索的父母赶紧前往五楼安全通道,看到的却是瘫倒在地,无论如何呼唤也叫不醒的孩子。父母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将其送往医院,可惜为时已晚。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男孩已经没了生命特征,父母悲痛异常,却也唤不醒身体早已冰凉的孩子。
医生判断,死因是突发某种疾病,记者也从警方处了解到,该事件已经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家属无异议。
又一个球场悲剧。
我发现这些球场悲剧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往往是一人前往球场打球,身体感到不适就硬扛着,等到扛不住了在试图呼救,却为时已晚。
济南的这位小伙子便是如此,先是捂着胸口躺在长椅上,随后更是独自一人进入安全通道,可以想像当时他的身体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如果他在胸口不适的第一时间,向旁人呼救,或者后续选择的不是进入安全通道,而是请球员帮忙,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设身处地的想,也许是小伙子不想麻烦陌生的球友,而其他人看见小伙子不舒服,由于不熟悉,心中担忧,却没有主动开口问。
你不说,我不问,一来二去,便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
但其实,这样的顾忌,真的没必要。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在运动的时候,出现突发状况?不论认识与否,只要开了口,我相信,球场上大多数球友,都会主动、热心的提供帮助。
去年技巧君逛篮球论坛时,便曾见过一个球友现身说法。
当时他也是独自一人前往球场打球,打球时身体未感到不适,偏偏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感觉不对劲儿了。
据当事人说:那感觉,就像在鬼门关门口走了一遭。幸好,路过的路人将他送去了医院,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因此,在球场上,自己感觉身体不适了,一定要告诉身边人,切勿强撑;而咱们打球时,看到身边有球友不对劲,也千万别省下那句:“兄弟我看你情况不对啊,咋了?”
倘若大家都能做到,球场上的悲剧一定会大大减少。
大家伙儿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