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完善,从母体带出来的抗体也会因各种因素逐渐减少,因此宝宝自出生开始,为了让宝宝免于病毒的侵害,预防控制传染病,国家强制要求每位宝宝都要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需要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的,但是特殊情况总是不可避免,比如宝宝生病、疫苗缺货、宝宝在外地等,都会导致宝宝无法按时接种疫苗。因此不少家长会向我咨询:疫苗接种是否可以提前或者推迟,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提早或推迟接种疫苗对宝宝有影响吗?
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按时接种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给孩子提前或推迟接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推迟接种,但要把推迟的时间控制得尽量短。
疫苗的接种程序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临床试验来制定的。严格按照疫苗的接种程序接种,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接种效果。
提前接种的影响
首选,由于宝宝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提前接种疫苗会导致体内抗体受到干扰,不仅会影响到疫苗接种效果,可能会产生不了足够的免疫力,严重的还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危害宝宝的健康。
其次,若两针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过短,可能会影响下一剂疫苗接种的效果或者无效。
推迟接种的影响
若因特殊情况,适当推迟几天是没有多大问题,通常只要尽快补足剂次就可以了,并不会影响预防的效果。
但若推迟过久,宝宝会因没有相对疾病的免疫力,从而感染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宝宝要接种很多疫苗,如果该疫苗推迟时间过久,就会导致后面的疫苗接种的时间乱套。
错过了要补吗?
这个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若是年龄性疫苗,若错过时间不太长,没超过疫苗的发病年龄,就必须补。
如果已经进入某种疫苗的接种阶段中,拖延不超过半个月左右可以补,时间再长的话最好从第一针开始重打。
而有些疫苗错过了时间就不能打了,比如4岁以上不接种轮病疫苗,5岁以上不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手足口疫苗。即宝宝过了这类疾病的发病年龄,就不需要接种了。
若是季节性的疫苗,补打就没有意义。
比如流脑疫苗是上个秋季打预防春季发病,错过了接种时间即错过了发病期,而且每年的疫苗都是根据前一年监测的病毒类型研制的,每年都不同,所以无需再补。
宝宝这5种情况下,应推迟接种
发烧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体温已经达到37.5℃,一般是不能接种疫苗的。这是因为宝宝在疾病状态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互相干扰,此时疫苗接种可能会达不到预防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或出现不良反应。
腹泻
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时,是不宜接种脊灰等疫苗。这是因为腹泻多由感染造成的,此时宝宝的免疫力处于低下的状态,而预防针多是灭毒的蛋白制剂,很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湿疹
若宝宝只是轻微湿疹,还是可以接种的。但若是湿疹严重的,是不能接种疫苗。要等病情明显好转了,才可以接种。这是因为宝宝湿疹若比较多,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疫苗反应,是没有办法区分自身疾病的原因还是因疫苗引起的。
出生时体重偏低或多种疾病的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或是有疾病的早产儿,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相比于正常儿会更差,而疫苗本身就是一种病原体, 如果宝宝太轻,是连疫苗都不能抵抗。因此一定要等到宝宝体重长够2500克再来给孩子补种疫苗。
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机制剂
若宝宝生病了,使用了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机制剂进行治疗,那么这个时期,就不要急着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