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时光机”,一起来看看5000年后的地球

2020-07-19   小花的科技屋

原标题:乘坐“时光机”,一起来看看5000年后的地球

地球在遭受着巨大的威胁下见证了人类的技术在过去5000年是如何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我们已经改变了自然环境、气候和生物多样化。我们活着盖摩天大厦,死了修巨大坟墓。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掌控了这颗星球的资源,却仍旧渴望着更强大的力量。

图为戴森球的一种变体。这种大规模人造物会大幅度改变恒星的光谱。

这种对能源的贪婪无止的欲望,将延续到人类文明未来5000年的发展中,而结果就是,它将决定7010年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71世纪的人类会有多强大?(图:渡边宏/数码视觉)

1964年的时候,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文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可操控的能源有直接的关系。沿着这一思路,他定义了银河系中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可以主宰行星能源的文明。意味着这一文明阶段可以掌控世界范围内的全部能源。

2. 第二阶段,该阶段文明可以掌控整个恒星系统(如太阳系)的能源。

3. 第三阶段,拥有号令整个银河系的力量。

宇宙学家采用了卡尔达舍夫的模型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外星文明。目前,现代人类甚至还没有达到第一文明阶段,仍处于0阶文明(0.73级),但我们终将进化到第一阶段。卡尔达舍夫本人认为这一进化时会发生的,那么,何时?

理论物理学家和未来主义者加来道雄推断这个发展过程用不了一个世纪,物理学家费尔曼·戴森将这个时间延长至不到200年。再回到过去,卡尔达舍夫曾设想过,达到第二阶段仅需3200年。

如果人类在7010年之前只能达到第一文明阶段,他们仍将拥有操纵并控制大气层和地下热能的能力,战争和自我毁灭仍然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但是生态关怀将成为过去式。

如果人类在7010年之前能够达到第二文明阶段,那么71世纪的人类可能会使用更加强大的技术力量。戴森提出,这一阶段的文明应当有这样一种技术:把一个有着一群卫星的恒星集合体压缩起来以便获得它的全部能源。其他理论上的第二文明阶段的能力还包括星际旅行及轻易移动一个星球,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基因遗传学或大计算中任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

这样的未来人类很可能在人文上,甚至神经系统方面与当下的我们有着巨大差异。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更多的以未来主义者们和哲学家们口中的后人类或超人类为参考。

当然,5000年的时间会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或许将自毁于战争,或是在无意识间通过纳米技术毁掉了这个星球,也可能我们努力减轻星状天体和彗星撞地球带来的威胁最终却失败了,甚至于早在我们到达第二文明阶段之前就能遇到已经到达这一阶段的外星文明!

也许5000年后的世界与你无关;但是,为了地球的明天和人类的未来,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相关知识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假想出的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戴森认为戴森球是长期生存技术文明对于能量需求增长的必然需求,并认为寻找其存在的证据可以引导发现的先进和智慧的外星生命。不同类型的戴森球和它们的能量收集能力将对应于在卡尔达肖夫指数水平上的技术进步。

C型恒星引擎的想象图。图中轨道半径为1天文单位,太阳能收集器的直径为1.07千米(约25倍地月距离),环上收集器中心分隔3度均匀分布,环与环之间分隔15度均匀分布。太阳帆镜位于恒星的北极点,距离恒星1天文单位。图像观测点距离中心恒星2.8天文单位。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