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之六:“量子波动速读”可1分钟阅读10万字

2019-12-30   科学加


【流言】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在量子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开,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真相】

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大概想包装的概念是:通过量子波动让头脑中产生动态影像,即通过物理学的概念让感知器官产生多维感受。

然而,量子波动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对撞机”中产生。单纯用手翻阅书本,根本不可能产生量子波动,所谓“量子波动速读”完全是异想天开。

据悉,不少地方都开设有量子波动速读等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全脑培训班,比如有的培训方宣称不仅可以“一目十行”,还能开发松果体——“松果体打开了,天眼就打开了,闭着眼睛也能看到书中的内容”。而当学生感觉“啥都没学到”时,培训方通常都会表示,“学生年龄太大了,小孩儿送进来早的话,早就开天眼了。”

其实,松果体跟感知力没有关系。阅读速度受制于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任何速读都得面对人的机体极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嘘能超出上限提高阅读速度的,都是骗局。

实际上,真正的量子力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这些虚假概念和量子力学毫无关系,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来的各种营销宣传。

【套路】

借高科技,营销炒作

这类流言从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前沿科技中提炼虚假概念和理论,以此进行牟利。近年来,许多科技热点,如引力波、量子、区块链等都存在被商业炒作的现象,公众需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

【类似流言】

1、引力波有辐射,孕妇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进行特殊防护

真相: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一直存在于宇宙中,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根本谈不上什么需要加紧防护。

2、浙江大学研制出“量子隐身衣”

真相: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生产网传视频中的“隐身衣”,视频是后期“技术合成”得来的。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药、量子眼镜等也都是骗局,量子技术并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摘自: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查看完整榜单请访问http://t.cn/AiFOGhcK)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