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岗复工,请戴好“心理口罩”

2020-03-09   丽水日报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复产复工集结号已经陆续吹响了。这是一个人们等待了许久的消息。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这期间,会经历哪些心理变化呢?

1.知己知彼——学习相关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过度焦虑

选择阅读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过度焦虑和恐慌。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过载不仅会引发困惑感和挫败感,还会导致视野受限从而影响判断。如何有效抵抗信息过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个人都需要完成的功课。如果已经养成了手机依赖症,那么就适度远离跟疫情有关的信息,用手机做点别的——可以跟朋友聊聊天,可以看看书,看看电影,也可以做做家务或者锻炼身体。甚至打开视频来个“云聚餐”也是不错的。让情绪宣泄出来,让情感流动起来,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寻求外部链接”。

2.既来之,则安之——积极适应新工作模式

在工作场所返工者,遵守工作单位、工作场所的防护要求;如果需要与同事远程协作办公,应积极学习和磨合,降低工作方式改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远程办公的返岗者,要尽快学习和适应线上工作方式,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和磨合。居家办公的返岗者,建议通过有仪式感的方式划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准时起床,穿戴整齐,找到一个尽量安静的地方作为工作区,与同事保持顺畅沟通。

3、聚焦——工作过程中

保持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觉察,若出现过度疲劳或家里有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学观察人员,一方面及时向上级领导或同事求助,请求换岗或休息;另一方面,可通过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寻求专业帮助。尽量避免接触疫情信息等容易导致分神的内容;执行关键任务时,应彻底杜绝无关信息,确保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中。

4、计划——制定年月日计划表

可能你会觉得,未来的事情往往很少能确定,而且情况总在变,制定计划又有什么用?心理专家告诉你,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你会对未来作一些初步的预测,就算发生变化,如果提前做好了每日、每周、每月乃至全年计划,在复工过程中,你可以抵抗大量负面情绪,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让工作进入成效可见的良性循环中。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出现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心理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要是您因为疫情有过多的心理困顿,且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也可以拨打丽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咨询,12320、0579-2113515